[单选题]下列哪项不属于五苓散的适应证
正确答案 :E
动则心悸
解析:苓桂术甘汤证
原文: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
苓桂术甘汤方:
茯苓四两 桂枝三两 白术三两 甘草二两
病因病机:心下即胃之所在,胃中有停饮,故胸胁支撑胀满,饮阻于中,清阳不升,故头目眩晕。
证候:胸胁支满、目弦,或伴有小便不利。
辨证:脾阳不足,痰饮内停。
治则:温阳蠲饮,健脾利水。
方药:苓桂术甘汤
[单选题]白虎加人参汤所治消渴证的病机是
正确答案 :C
肺胃热盛、津气两伤
解析:白虎加人参汤证
原文: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方见中暍中。
病因病机:本证由于肺胃热盛而伤及津液,热能伤津,亦能耗气,气虚不能化津,津亏无以上承,则口干舌燥、渴欲饮水,可见舌红苔黄而燥,脉大而细数。
证候:口干舌燥,渴欲饮水,可见舌红,苔黄而燥,脉大而细数。
辨证:肺胃热盛,气津两伤。
治则:清热止渴,益气生津。
方药:白虎加人参汤。
[单选题]既能化湿行气,又能温中止呕的药物是
正确答案 :C
白豆蔻
解析: 白豆蔻
性能辛,温。归肺、脾、胃经。
功效化湿行气,温中止呕。
应用
1.湿阻中焦及脾胃气滞证。
2.呕吐。
用法用量煎服,3~6g,入汤剂宜打碎后下。
使用注意阴虚血燥者慎用。
[单选题]车前子入汤剂时,其用法是
正确答案 :E
包煎
解析:车前子
性能:甘,微寒。归肝、肾、肺、小肠经。
功效: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明目,祛痰。2013
应用:
1.淋证,水肿。
2.泄泻。
3.目赤肿痛,目暗昏花,翳障。善清肝热而明目。
4.痰热咳嗽。能清肺化痰止咳。
用法用量:煎服。宜包煎。
[单选题]元气大亏,阳气暴脱,亡阳与气脱并见,应选下列哪一对药物
正确答案 :B
附子、人参
解析:附 子 散寒止痛。回阳救逆,补火助阳 回阳救逆第一品药.人参
[单选题]下列方剂中不属于汗法范畴的是
正确答案 :E
普济消毒饮
解析:汗法:是通过发汗解表、宣肺散邪的方法,使在表的六淫之邪随发散而解的一种治法。适用于外感表证、疹出不透、疮疡初起,以及水肿、泄泻、咳嗽、疟疾等而有表证者。
[单选题]黄土汤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正确答案 :D
干地黄、阿胶、附子、黄芩
解析:黄土汤的组方原理及其与归脾汤的鉴别应用
本方主治阳虚出血证,当温脾摄血,益气养血。
方中灶心黄土温中暖脾,收敛固涩,摄血止血。附子温壮阳气。白术健脾益气,气以摄血。阿胶养血滋阴,益血止血。干地黄补血益血。黄芩止血,制约附子、灶心黄土温热而不伤阴血。甘草益气补中。
黄土汤与归脾汤两方均可用治脾不统血之便血、崩漏。
黄土汤中以灶心黄土合炮附子、白术为主,配伍生地、阿胶、黄芩以温阳健脾而摄血,滋阴养血而止血,适用于脾阳不足,统摄无权之出血证;
归脾汤重用黄芪、龙眼肉,配伍人参、白术、当归、茯神、酸枣仁、远志补气健脾,养心安神,适用于脾气不足,气不摄血之出血证。
[单选题]对于里证的表现,下列哪项认识最准确
正确答案 :E
无代表症状
解析:表里
重点:表证与里证的鉴别要点
[表里.png]
半表半里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
[单选题]“寒热”是
正确答案 :D
辨病性的纲领
解析:寒热
重点:寒证与热证的鉴别要点
[寒热.png]
[单选题]应激的概念可理解为
正确答案 :A
外界刺激和环境要求
解析:应激是个体觉察环境刺激对生理、心理及社会系统造成负担过重时的整体现象,所引起的反应可以是适应的,也可以是适应不良的。
[单选题]心理健康的培养应从何时开始
正确答案 :A
优生计划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饮食治疗中的道德要求的是
正确答案 :A
态度和蔼,耐心体贴
[单选题]有关经络指导辨证归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A
小儿疳积取四缝穴
解析:辨证归经,足指通过辨析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相关部位发生的病理变化,以确定疾病所在的经脉。辨证归经在经络学说指导下进行。经络按诊最常用背俞穴。
[单选题]"脾之大络"是下列哪个穴位
正确答案 :D
大包
[单选题]后溪的腧穴定位是
正确答案 :A
微握拳,在第5掌指关节后尺侧的远侧端掌横纹头赤白肉际
解析:后溪 输穴;八脉交会穴(通于督脉)
定位 微握拳,第5掌指关节后尺侧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
主治 ①头项强痛、腰背痛、手指及肘臂挛痛等痛证;②耳聋,目赤;③癫狂痫;④疟疾。
操作 直刺0.5-1寸。治手指挛痛可透刺合谷穴。
[单选题]针灸治疗耳鸣耳聋实证,应以下列哪组腧穴为主
正确答案 :C
翳风、听会、侠溪、中渚
解析:【治疗】
1.基本治疗
(1)实证
治法 清肝泻火,疏通耳窍。以足少阳、手少阳经穴为主。
主穴 听官 听会 翳风 中渚 侠溪
配穴 肝胆火盛者,加太冲、丘墟;外感风邪者,加外关、合谷。操作 毫针泻法。
(2)虚证
治法 益肾养窍。以足少阴经穴为主。
主穴 耳门 听官 太溪 照海
配穴 肾气不足加肾俞、气海;肝肾亏虚加肾俞、肝俞。
操作 毫针补法。肾气虚可用小艾炷灸患处。
2.其他治疗
(1)耳针法 选心、肝、肾、内耳、皮质下。暴聋者,毫针强刺激;一般耳鸣、耳聋中等刺激量,亦可埋针。
(2)穴位注射法 选听宫、翳风、完骨、瘈脉。用654-2注射液,每次两侧各选一穴,每穴注射5mg;或用维生素B↓(12)注射液,每穴0.2~0.5ml。
(3)头针法 选取两侧颞后线,毫针刺,间歇运针,留针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