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中国近年来的发展使中国历史变得更加清晰
题目:一组文章对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且充满经济活力的国家是如何在几千年中从该地区无数的民族和文化中发展而来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这些文章探索了中国近来的蓬勃发展是如何在无意中揭示了该国朦胧以往的某些至关重要的线索;这些线索阐释了古代的贸易通道及被人遗忘的仪式典礼。作者团队还对这一波的发现是如何将许多在海外居住多年的研究人员吸引回他们的祖国的情况进行了调查。所有这些近来的考古发现都挑战了中国人对他们的国家及他们自己的了解。某些年轻学者现在甚至对某些传说中的中国朝代的存在提出了疑问。 对本段文字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解析:细节判断题。通过文段第二句可知,中国近年来的发展为揭示中国一些朦胧的历史提供了线索,意即这些发现使中国历史变得更加清晰,A项正确;B项与A项矛盾,中国某些不为人知的历史得以发现并非由于这组文章的探讨,故B项说法错误;中国历史新发现所吸引的是在海外居住多年的中国研究人员,C项说法错误;文段最后一句提到的“某些年轻学者”并非指该组文章的一些作者,D项说法错误。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 )。
劳动力成为商品
解析: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是既不在流通领域,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关键是在流通领域找到一种特殊的商品,这种商品离开流通领域到生产领域,能创造比自己价值更大的价值。这种特殊的商品就是劳动力。因而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本题答案为A。
[单选题]从长远观点看,中日两国关系若要健康平稳,就离不开“草根”层面的相互了解和认同。政治高层间的信任,政府部门间的合作,无一不需要民意的理解和滋养。而且,与国家制度属性、政治信仰等政治性意识形态的要素相比,同为东方民族的中国和日本更容易在文化传统、价值取向等方面寻求一种可以共同接受的东方文化体系。这就是我们重视民意调查的原因和动力所在。 本段文字意在表明( )。
发展中日关系要重视民意调查
解析:意图推断题。本段文字较为简单,前三句话和最后一句的关系为因果关系,最后一句为主旨句,强调我们为什么要重视民意调查,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
[单选题]-23,11,-6,O,-2,-5,( )。
-5
解析:(-23)+11+6=-6,11+(-6)-5=0,(-6)+0+4=-2,0+(-2)-3=-5,由此可以推知下一项应为(-2)+(-5)+2=-5。故本题答案为B。
[单选题]针对宪法,人们有多种认识。比如《美国百科全书》认为:“宪法是治理国家的根本法和基本原则的总体。”日本《世界大百科事典》认为:“所谓宪法,意思是指与国家的组织及活动有关的各种根本法规的总和。”朱福惠先生认为:“宪法是调整国家机关与公民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和国家机关之间相互关系的国家根本法。”对这段文字理解正确的是( )。
从宪法的法律特征角度定义宪法
解析:主旨概括题。文段立足于法典或宪法性法律与其他法律不同的法律形式特征,提出对宪法定义的认识,故选D。
[单选题]1993年,一个老人说:“今年我的生日已过了。40多年前的今天,我还是个20多岁的年,那时我的年龄刚好等于那年年份的四个数字之和。”老人是哪年出生的?( )
1926
解析:1993年的40多年前应在1944-1952年之间,又由老人那年20多岁,且老人的年龄刚好等于那年年份的四个数字之和,知那年应在1947-1949年之间,即老人那年21-23岁。由此推出老人出生在1926年。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单选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根据下面提供的信息完成下面的题目。2000——2009年国际旅游收支情况 2005年,国际旅游收支成逆差的国家有( )个。
2000--2009年,美国的国际旅游支出和国际旅游收入在各个国家中都是最高的
解析:A项计算比较繁琐,先跳过;2000-2009年,中国香港国际旅游收入变化呈现先急后缓的走势,B项错误;日本是发达国家,它的国际旅游收入比中国少,故C项说法不正确,排除;观察图表可知,2000-2009年,美国的国际旅游支出和国际旅游收入在各个国家中都是最高的,D项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多选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按劳分配的“劳”是指( )。
通过价值形式来实现的劳动
公有制企业的局部劳动
解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与马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不一样,它有其自身的特点:(1)按劳分配中的“劳”不是直接的社会劳动,而是以企业为单位的个别劳动;(2)“劳”必须是社会承认的“劳”,而不是劳动者实际支出的劳动量;(3)按劳分配只在公有制企业内才有;(4)“劳”必须通过商品货币形式来实现。因此选项BD正确。
[多选题]某单位收发员为收集邮票,故意隐匿、毁弃他人信件,其行为没有侵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哪项权利?( )
隐私权
通信秘密
社会文化权利
解析:根据《宪法》第40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收发员隐匿、毁弃他人邮件的行为,侵犯了公民通信自由权利。根据题意应选A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