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题目:中度脱水,血钠126mmol/L.第1天合理补液应选下列哪组总液体量补液成分()
解析:这是一道综合应用题,本题错选率达30%,错项依次为B、D、A、E。考核内容有三个层面:①不同程度失水补液总量;②不同性质失水应补液体的选择;③儿科常用补液液体的构成和渗透压的关系。学生在答题中如未全面掌握这三方面势必会错选。脱水的治疗主要是补液,补液方案包括补液量和补液种类,它有赖于对脱水程度和性质的判断;补液量决定于脱水程度,液体种类决定于脱水的性质。题目给予的条件是中度脱水,要求是第1天的补液方案(即应包括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及生理需要量)。按此,液体总量应为120~150ml/kg,以此为原则定下后,看题目选项只有C、D两项可人选,而A、B、E可排除。而按题目提示血钠126mmol/L(<130mmol/L),可判为低渗性脱水,因而应补充2/3张液。按此,在C、D中选择,选项C中,4:3:2液指的是4份生理盐水、3份5%或10%葡萄糖液、2份1.4%碳酸氢钠或1.87%乳酸的混合液体,其中只有葡萄糖液不产生张力,所以4:3:2液是2/3张溶液,符合题意。选项D中,2:3:1液是2份生理盐水、3份葡萄糖、1份碱性液的混合液,其电解质渗透压是1/2张,不合题意,可排除之。选B者只注意了2/3张液而忽略了总量。选择D者则只注意了总量而忽略了液体张力。选择A和E者则完全是无依据的,因为这两项在液体量和种类上均不能满足题目要求的任一点。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初种麻疹减毒活疫苗最适合的年龄是()
满8个月
解析:这是一道记忆题,考核学生对各种预防接种实施程序的掌握程度,以记忆为主,该题错选率不高,按错答比例高低依次为D、C、A、B。判断时应注意题中的两个关键限定词:①初种;②最适合。在掌握小儿预防接种实施程序中应注意:①疫苗的种类;②初种、复种的时间。对于本题,如从小儿免疫特点入手,则不难得出正确答案。小儿时期免疫特点存在双重性,一方面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不健全,防御力差,另一方面新生儿可通过胎盘自母体获得抗体(IgG),故6个月内对一些传染病(尤其是麻疹)患病率较低,6个月后,来自母体的IgG浓度下降,自行合成IgG能力不足,此时对麻疹易感,故初种的年龄应在6个月后,只有E能满足。
[单选题]6个月小儿,中度脱水,血钠127mmol/L,首日补液宜用()
10%葡萄糖300ml,生理盐水400ml,1.4%碳酸氢钠200ml
解析:这是一道综合应用题,考核二层内容,第一是对脱水性质的判断及静脉补液定量、定性的掌握。第二是考核题目选项中各溶液的电解质渗透压。以上概念缺一均会错选。该题错选率约为20%。液体疗法是通过补充不同种类的液体来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的治疗方法,静脉补液法适用于严重呕吐、腹泻,伴中、重度脱水的患儿。其实施过程需做到三定(定量、定性、定速)。首先是补液定量的问题。首日补液量依据脱水程度而定。题目给定为"中度"脱水,即丧失水分占体重的5%~10%,首日总液量包括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应为120~150ml/(kg·d)。患儿为6个月大,根据体重公式:Wt=出生体重+月龄×0.7,可算得该患儿体重约为3.2+6=7.4(kg)。故其补液量应为120×7.4~150×7.4=884~1110ml/d,按补液量先可排除不合条件项A和E。其次是补液性质的问题,确定补液的张力(即溶液中电解质所产生的渗透压),有赖于对脱水性质的判断。钠是决定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成分,临床根据血清钠的水平将脱水分为等渗性、低渗性和高渗性脱水三种。题目中患儿血钠127mmol/L,小于130mmol/L.脱水性质为低渗性脱水,因此应补充2/3张液。至此,学生必须知道题目选项中多种溶液的张力方能进行正确选择,但只需在B、C、D中选择(A、E已除外)。在液体疗法常用的溶液中,5%或:10%的葡萄糖液由于输入体内后葡萄糖逐渐被氧化成水及CO,液体的渗透压也随之消失,因此在液体疗法时视为无张力溶液。而生理盐水及1.4%碳酸氢钠均为等张溶液。由此可知选项C、B的液体为1/2张,选项D的液体为2/3张。由此可知D符合题意。此题也可以先从张力判断来排除不合适项,再计算液体量(当然这不合补液程序,但从答题方法来讲是可以采用的)。从2/3张考虑只有D符合条件,这样只要再计算一下液量是否合适就可完成答题了,可能更是一捷径。错选B、C者能正确计算补液量,但未能判断脱水性质或未能掌握各常用补液溶液的电解质渗透压。错选A、E者则上述二层内容均未能掌握,尚须加强对补液定量、定性的学习。
[单选题]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早期疗效观察的简便可靠指标为()
解析:这是一道理解记忆题,主要考核缺铁贫血治疗后铁代动力学改变和临床的关系。错选率约10%,主要的错选答案是B和C。本题所提供的答案均是缺铁性贫血用铁剂治疗后的有效表现,但本题的关键词有两个:①早期;②简便可靠。给予铁剂后缺铁状态改善,造血必然增加,网织红细胞是红细胞的前期阶段,网织红细胞数的增加先于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的增加,网织红细胞计数的升高出现最早(给予铁剂后的3~4天),而且检测方法容易,结果可靠,通过血常规的网织红细胞计数就能检出。从铁剂治疗后铁代动力学改变来看,虽血清铁升高也是早期改变,但作为早期疗效判断指标,它不及网织红细胞计数敏感。此外,血清铁和血清铁饱和度检测方法相对复杂,而且血清铁生理变异大,每日同一时间测定的结果变异系数可达30%,故它不能满足"简便可靠"的要求。故不是最好的答案。
[单选题]婴幼儿哮喘最基本的治疗方法是应用()
局部糖皮质激素
解析: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哮喘的首选药物,吸入用药是最基本的治疗方法。
[单选题]3岁女孩,发热伴咳嗽,诊断为链球菌肺炎。用抗生素治疗的疗程应持续至体温正常后()
5~7天
解析:链球菌肺炎抗生素治疗的疗程应持续至体温正常后5~7天;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后3天。
[单选题]小儿结核型脑膜炎常引起脑神经损害,但不包括()
第5对
解析:结核菌使软脑膜弥漫充血、水肿、炎性渗出,并形成许多结核结节。渗出物波及脑神经鞘,包围挤压脑神经,引起脑神经损害,常见第7、3、4、6、2对脑神经障碍的症状。可有急性动脉炎、脑组织软化等变化,可有脑室管膜炎。如室管膜或脉络丛结核病变使一侧或双侧室间孔粘连狭窄,可出现一侧或双侧脑室扩张。脑底部渗出物机化、粘连、堵塞使脑脊液循环受阻可导致脑积水。
[单选题]儿童智力发展的关键期在()
3-7岁前
解析:学龄前期(3周岁至7岁)智力发展快,求知欲强,好奇,好问,好模仿,可塑性大,所以此期为智力发展的关键期。
[单选题]关于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病因正确是()
缺乏维生素B12
[单选题]女孩10个月,面色苍白,食欲差。Hb68g/L,RBC2.8×1012/L,网织红细胞1%,肝肋下2.5cm,脾肋下0.5cm。为确诊应首选的检查是()
测血清铁和总铁结合力
解析:皮肤黏膜苍白,肝脾大,血红蛋白降低较红细胞盟显是缺铁性贫血的特点。确诊首选测定血清铁和总铁结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