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缺氧
题目:关于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解析: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肺血管收缩、肺血管重塑、炎症反应、原位血栓形成、遗传机制。缺氧为与呼吸系统疾病或缺氧相关的肺循环高血压的机制。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导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死亡最主要的并发症是()
肺性脑病
[单选题]女性,58岁,25年前曾患右上肺结核,经INH、SM和PAS治疗约1年。4年前病灶复发,痰结核杆菌(++),应用2HRZ/4HR治疗,痰菌转阴,病灶吸收满意。近1个月咳嗽、痰中带血再次就诊。X线示右上肺前段阻塞性炎症,支气管分层示前段支气管阻塞。痰脱落细胞检查和抗酸杆菌检查均阴性,痰培养有白色念珠菌生长。吸烟史20年。
解析:1.肺癌向管腔生长可引起阻塞性肺炎。患者X线示右上肺前段阻塞性炎症,支气管分层示前段支气管阻塞。结合年龄及吸烟史考虑肺癌。2.患者X线示右上肺前段阻塞性炎症,支气管分层示前段支气管阻塞。行支气管镜检查取病理以确诊。3.下一步根据患者肺功能情况,考虑手术方案。
[单选题]患者女性,50岁,反复咳嗽、咳痰3年,气短1年,加重1周来诊,多于着凉后出现咳嗽咳白痰,有时为脓痰,无咯血及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既往10年前确诊为慢性鼻窦炎,查体:神志清,胸廓略呈桶状,两下肺可闻及细湿啰音,双下肢不肿,杵状指。
解析:1.该患者以咳嗽咳痰为主要临床表现,查体有肺气肿表现,主要见于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扩张及DPB。2.急诊接诊应首先评价患者的病情和基本生命体征。3.DPB诊断标准:①持续性咳嗽,咳痰及活动时气短;②肺部听诊可闻及湿性啰音,有时有干性啰音;③胸部X线示两肺弥漫散在颗粒状阴影,常伴有肺过度充气,病情进展可见两下肺支气管扩张,有时伴有局灶性肺炎;④肺功能及血气分析:FEVO/FVC
[单选题]患者女性,17岁,头痛、咳嗽伴发热1周来诊,查体:T38.0℃,咽赤,右肺背侧下部可闻及小水泡音。
解析:1.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初步考虑为社区获得性肺炎,感染时血常规可有变化,痰涂片及培养,支原体及军团菌抗体可能查出病原菌,PPD试验可协助除外肺结核,胸片可见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改变。2.支原体肺炎症状主要为咽痛、头痛、咳嗽、发热、腹泻、肌痛等,肺外表现更为常见,如皮炎等,儿童偶可见并发鼓膜炎或中耳炎。3.大环内酯类和氟喹诺酮类对支原体感染有效,青霉素、头孢类、碳青霉烯类、噁唑烷酮对其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