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蛛网膜下腔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性渗出
题目:流行性乙型脑炎不具有的改变是()。
解析: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理改变神经细胞不同程度的变性,肿胀,坏死。血管内淤血,附壁血栓及出血灶,血管套形成,胶质细胞增生。蛛网膜下腔有脓性渗出物是化脓性脑膜炎的病理改变。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血清中能检出抗HAVlgM的时间是()。
起病后6月内
解析:这是一道理解、记忆题。考学生对HAV病原学的认识。预测错误率中等。常见错误:①选答"A","起病后6周内"抗:HAVlgM是存在的,但答案不符合题目的要求;②选答"E","起病后12月内"抗HAVIgM已消失,因此,选择"起病后12月内"是错误的。要点血清中能检出抗HAVIgM的时间是起病后6个月内。掌握抗HAVIgM存在的时间对甲型肝炎的临床诊断是很重要的,应仔细复习甲型肝炎病原学及实验室诊断方面的知识。
[单选题]女性慢性淋病引起不孕的主要原因是()。
输卵管狭窄或闭塞
解析:淋菌可反复感染输卵管,输卵管内瘢痕形成,粘连不通,输卵管伞端与周围粘连、闭锁,使精子、卵子不能结合,最终导致不孕症。
[多选题]神经性食物中毒的处理是()。
洗胃
腹泻剂
清洁灌肠
抗血清治疗
[单选题]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白细胞增加,有异型淋巴细胞
解析:这是一组理解、记忆题。主要考核学生对几种传染病血细胞检查特点的认识。预测错误率较高。流行性出血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均有白细胞增加,有异型淋巴细胞。黑热病血象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伤寒表现为白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减少。登革热表现为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要点掌握不同传染病血细胞检查的特点。
[单选题]乙型脑炎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虫媒传播
[单选题]患者,20岁,建筑工人。因、高热伴头痛、腰痛4天,无尿2天而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9.6℃,血压10/6kPa(75/45mmHg),神志清楚,颈软,结膜充血,胸前散布小出血点。周围血液白细胞数为16.2x109/L.N0.80,10.16,可见异型淋巴细胞。尿蛋白++++,血小板为7.3×109/L。
[单选题]患者,27岁,男性,河北省人。突起发热伴头痛、全身疼痛、食欲不振10天,起病第5天出现全身皮疹。体格检查发现体温39.2℃,脉搏120次/分,咽喉充血,除头面部外,全身皮肤有斑丘疹和少量皮下出血点。肝脾肋下未触及。周围血液白细胞数为5.3×109/L,红细胞为4.9×1012/L.血小板为153.7×109/L。当地有类似患者,家里老鼠较多,有被蚤叮咬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