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题目:女性,9岁,小学生,一周前出现乏力,咽痛头痛,咳嗽,咳少量黏痰,体温38.6℃,实验室检查8×10/L,中性粒细胞80%,X线检查显示:双肺下野不规则浸润阴影。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男性,64岁。因食管癌行手术治疗,留置胃管。手术后4d患者咳嗽,痰略带黄色,发热38.4℃,气急,右下肺闻及较多细湿啰音。X线胸片示右肺下大片炎性病变。推测其最可能的病原体是()
肠道革兰氏阴性杆菌
解析: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的病原体以革兰氏阴性杆菌最常见。该患者留置胃管,更增加了胃肠革兰氏阴性杆菌逆行,经咽喉部再吸入下呼吸道的危险性。
[单选题]诊断原发性肺脓肿最有价值的临床表现是()
咳大量臭脓痰
[单选题]有关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HR者均可诊断哮喘
解析:气道高反应性(AHR)表现为气道对各种刺激因子出现过强或过早的收缩反应,是哮喘患者发生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目前普遍认为气道炎症是导致气道高反应性的重要机制之一。气道上皮损伤和上皮内神经的调控等因素亦参与了AHR的发病过程。当气道受到变应原或其他刺激后,由于多种炎症细胞释放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神经轴索反射使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神经肽的释放等,均与AHR的发病过程有关。AHR为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共同病理生理特征,然而出现AHR者并非都是支气管哮喘,如长期吸烟、接触臭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也可出现AHR。所以本题选B。
[单选题]女,30岁,反复发作性呼吸困难,胸闷2年,3天前受凉后咳嗽,咳少量脓痰。接着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并逐渐加重。体检:无发绀,双肺广泛哮鸣音,肺底部少许湿啰音。该病例表明气道阻塞具有可逆性的检查结果是()
吸入沙丁胺醇后FEV增加率>15%
解析:支气管舒张试验用以测定气道可逆性,有效的支气管舒张药可使发作时的气道痉挛得以改善,肺功能指标好转。常用吸入型的支气管舒张剂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及异丙托溴铵等。舒张试验阳性诊断标准:①FEV较用药前增加12%或以上,且其绝对值增加200ml或以上;②PEF较治疗前增加60L/min或增加≥20%。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及最大通气流量为呼气流速指标,用于检查通气功能;支气管激发试验用以测定气道反应性,可能诱发或加重哮喘。
[单选题]普通型肺炎球菌肺炎的治疗,最主要的措施是()
选用敏感抗生素
[单选题]患者男性,28岁,1周前有牙痛史,继而患"感冒",出现畏寒、寒战、高热,胸痛,咳嗽,咳脓痰。查体:体温39.5℃,呼吸急促,呈急性重病容,心、肺检查未见异常。血象:WBC19×10/L,中性粒细胞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