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前白蛋白

题目:能反映短期内机体营养状态变化的指标是()。

解析:这些指标均是机体营养状态的反映,但由于前白蛋白的半衰期只有两天,所以可以反映机体短期内的营养状态的变化。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胃肠道择期手术后,REE增加大幅度约为()。
  • 10%

  • 解析:正常机体静息能量消耗值一般为25kcal/(kg·d),创伤、应激之后机体肯定是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REE肯定将有所增加,但其增加的幅度比想象的要小得多。一般中等择期手术后REE仅增加10%左右,严重创伤、感染时可增加到20%~40%。只有大面积烧伤是REE才有可能增加到100%。因此,肠外营养时一般不要增加能量供给太多,以免发生能量的超负荷,影响脏器功能。

  • [单选题]包括铜、锌、铁和锰等()。
  • 微量元素

  • 解析:葡萄糖是肠外营养中最主要的能源物质,其来源丰富,价廉,无配伍禁忌,符合人体生理要求,省氮效果肯定。脂肪乳剂是肠外营养的另一种重要的能源物质,大多以大豆油或红花油为原料,可提供能量、生物合成碳原子及必需脂肪酸。氨基酸是肠外营养的氮源物质,是机体合成蛋白质所需的底物。同时肠外营养需补充电解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其中维生素包括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类。电解质对维持机体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保持人体内环境稳定,维护各种酶的活性和神经、肌肉的应激性均有重要作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是维持人体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所不可缺少的营养素。

  • [单选题]手术后的分解代谢期一般持续()。
  • 3~7天


  • [单选题]机体每天所需要的热量多少来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 85%

  • 解析:蛋白质不能被作为能源来考虑,在营养支持时,补充的氨基酸主要作为蛋白质合成的原料。一般而言机体的热量来源85%应来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 [单选题]肠外营养的感染性并发症主要是()。
  • 导管性脓毒症

  • 解析:肠外营养的感染性并发症主要是导管性脓毒症,表现为临床突发的寒战、高热,重者有感染性休克。吸入性肺炎是肠内营养的并发症之一。长期的肠外营养可导致肠屏障功能的削弱,进而发生肠源性感染,但这不属于肠外营养的感染性并发症。

  •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血液中的蛋白指标的测定不是机体营养状态评定的指标()。
  • 血清球蛋白

  • 解析:血浆蛋白浓度是临床上常用的营养状态评价有价值的指标,包括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和视黄醇结合蛋白等,但不包括血清球蛋白的测定。后者主要反映机体的免疫功能。

  •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是肠内营养的适应证()。
  • 短肠综合征病人手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

  • 解析:肠内营养的适应证包括胃肠道功能正常但摄食量不足者、伴肝肾衰竭者和重症胰腺炎治疗3~4周后应用。短肠综合征病人手术后早期应该采用肠外营养,等病人治疗一段时间后逐步采用肠内营养代替肠外营养支持。

  • [单选题]肠外营养最严重的穿刺技术性并发症是()。
  • 空气栓塞


  • [单选题]低血糖及高血糖,微量元素缺乏和肝功能损害()
  • 肠外营养的代谢性并发症

  • 解析:胃肠道功能正常者营养支持首选肠内营养,但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早期应避免肠道内食物刺激而引起的胰液分泌,营养支持宜将肠外营养支持作为首选。待病情稳定,在胰腺炎后期可以通过空肠造口管实施肠内营养,肠内营养的并发症有误吸、腹胀和腹泻。肠外营养并发症非常多,包括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代谢性并发症等。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又分为非感染性并发症及感染性并发症两大类,前者大多数发生在中心静脉导管放置过程中发生气胸、空气栓塞、血管、神经损伤等。感染性并发症主要指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代谢性并发症有高血糖、低血糖、氨基酸代谢紊乱、高血脂、电解质及酸碱代谢失衡、必需脂肪酸缺乏、再喂养综合征、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症等。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围手术期处理题库 外科感染题库 外科病人的营养支持题库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题库 医学伦理学题库 外科病人的体液失衡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