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活动律
题目:物理课上,老师制作了f1ash来展示子弹穿过木块的过程所受到的力。这种教学方式是运用感知觉规律的()。
解析:感知觉规律的活动律是指活动的对象较之静止的对象容易感知。因此,在教学中要善于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作为知识的物质载体,使知识以活动的形象呈现在学生面前。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1985年,某研究者对石棉厂接触青石棉的333名工人及相邻的机械厂333名未接触青石棉的工人进行调查,并随访3年,其中接触青石棉的工人中发生肺癌25例,未接触青石棉的工人有7例发生肺癌。
[单选题]—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的结果的一致性程度,称为测验的()
信度
解析:本题考查测验的质量指标。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稳定性或可靠性,即某一测验在多次施测后所得到的分数的稳定、一致程度。故选A。
[单选题]教师备课需要做好的工作不包括()。
布置作业
解析:备课包括三备,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单选题]儿童在熟悉了“胡萝卜”“豌豆”和“菠菜”这类概念之后,再学习“蔬菜”,这属于()。
上位学习
解析:上位学习,又称为“总括学习”,是指新概念、新命题具有较广的包容面或较高的概括水平,这时,新知识通过把一系列已有观念包含于其下面获得意义,新学习的内容便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观念产生了一种上位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