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题目:患者胁肋胀痛,口干口粘,胸闷纳呆,小便黄赤,大便不爽,舌红,苔黄腻者,选用()

解析:考点:1.胁痛是以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肝胆病证。2.病因病机:(1)肝气郁结、瘀血阻络、湿热蕴结、肝阴不足为病因病机。(2)胁痛主要责之于肝胆,且与脾、胃、肾相关。3.临床表现:以胁肋部疼痛为主要特征。其痛或发于一侧,或同时发于两胁。疼痛性质可表现为胀痛、窜痛、刺痛、隐痛,多为拒按,间有喜按者。常反复发作,一般初起疼痛较重,久之则胁肋部隐痛时发。4.鉴别诊断:(1)胸痛。(2)肝气犯胃所致的胃痛。5.辨证要点:(1)辨外感、内伤。(2)辨在气在血。(3)辨虚实。6.治疗原则:治疗着眼于肝胆,分虚实而治。7.分证论治:(1)肝气郁结,疏肝理气;柴胡疏肝散。(2)瘀血阻络,活血化瘀,理气通络;血府逐瘀汤。(3)湿热蕴结:清热利湿,理气通络,龙胆泻肝汤。(4)肝阴不足:养阴柔肝,佐以理气通络,一贯煎。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以下哪项不是血虚型便秘的主症()
  • 胁肋隐痛


  • [单选题]患者身、目黄色鲜明如橘皮,发热口渴,心中懊恼,恶心欲吐,小便短少,色黄赤,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弦数。治疗应首选()
  • 茵陈蒿汤

  • 解析:湿热熏蒸,困遏脾胃,壅滞肝胆,胆汁泛溢,则身目黄色鲜明;湿阻中焦,升降失常,则恶心呕吐;小便短少,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弦数,为湿热内蕴,热重于湿热之征。故辨证属阳黄之热重于湿证,治以清热利湿,方用茵陈蒿汤。茵陈五苓散、茵陈术附汤以利湿化浊为主,排除A、D。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阳黄初起兼表证者,大柴胡汤解表攻里,非首选,排除B、E。故本题选C。

  • [单选题]治疗痢疾表邪未解而里热已盛者,应首选()
  • 解析:本病病机为太阳表邪未解,邪陷阳明,大肠湿热壅滞,里热蒸肺迫肠,升降失调,津液外泄。葛根芩连汤,它出自著名的中医古籍、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用来治疗湿热所致的腹泻和痢疾。原文为“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 [单选题]患者小便频数短涩,灼热刺痛,尿中挟沙石,排尿时突然中断,尿道窘迫疼痛,尿中带血。治疗应首选()
  • 石韦散

  • 解析:淋证之石淋,治以清热利湿,通淋排石为法。

  • [单选题]王某,男,56岁。平素咳嗽咳痰,症见头痛,昏蒙,胸脘满闷,呕恶痰涎,苔白腻,脉滑。证属()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医学伦理学的形成和发展题库 医学道德的评价、教育和修养题库 医患关系道德题库 内科学题库 执业医师法题库 药品管理法题库 针灸学题库 中医外科疾病题库 传染病学总论题库 西医及临床医学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