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555
题目:甲公司自2011年2月1日起自行研究开发一项新产品专利技术,2011年度在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研究费用600万元,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前发生的支出为800万元,符合资本化条件后至达到预定用途前发生的支出为1200万元,2012年4月2日该项专利技术获得成功并取得专利权。甲公司预计该项专利权的使用年限为10年,采用直线法进行摊销。假设税法规定符合条件的无形资产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甲公司发生的研究开发支出及预计年限均符合税法规定的条件。甲公司2012年末因该项无形资产产生的暂时性差异为()万元。
解析:甲公司2012年末因该项无形资产产生的暂时性差异=(1200×150%-1200×150%÷10×9÷12)-(1200-1200÷]0×9÷12)=555(万元)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甲公司采用分期收款方式销售商品给乙公司,2012年1月10日发出商品1000件,价款总计500万元,销售成本率为80%,增值税税率为17%。合同约定当日支付40%的合同价款,余款分3年于每年12月31日支付,该笔价款的公允价值是450万元。假定甲公司在合同签订当日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收取增值税税额85万元,内含报酬率为9.5%。则甲公司2012年影响营业利润的金额为()万元。
73.75
解析:2012年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借:长期应收款300银行存款(500×40%+85)285贷:主营业务收入450未实现融资收益5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5借:主营业务成本(500×80%)400贷:库存商品4002012年应当分摊的未实现融资收益金额=(300-50)×9.5%=23.75(万元);借:未实现融资收益23.75贷:财务费用23.75所以2012年影响营业利润的金额=450-400+23.75=73.75(万元)。
[单选题]甲公司是从事安装及相关培训的高新技术企业,2014年发生的部分业务如下:(1)10月1日承揽了一个培训项目,培训期8个月,总价款为12万元,分两次收取。第一笔培训款4万元已于10月1日收取,其余款项在培训结束时收取。2014年12月31日甲公司得知委托单位无力支付余款,至年末甲公司共发生培训费用8万元。(2)11月1日接受一项产品安装任务,安装期6个月,合同总收入30万元,本年度预收款项4万元,余款在安装完成时收回,当年实际发生成本8万元,预计还将发生成本16万元,安装劳务的完工程度按照已发生成本占预计总成本的比例确定。上述交易或事项对甲公司2014年营业利润的影响是()万元。
-2
解析:甲公司2014年应确认收入=4+30×8/24=14(万元)。甲公司2014年应确认成本=8+24×8/24=16(万元)。所以对甲公司2014年营业利润的影响金额为-2万元。
[单选题]甲公司2011年12月1日购入的一项设备,原价为1000万元,使用年限为10年,会计处理时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税法规定该类由于技术进步更新换代较快的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的折旧可予税前扣除,该企业在计税时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设备预计净残值为0。2013年末企业对该项固定资产计提了40万元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甲公司所得税税率为25%。甲公司对该项设备2013年度所得税处理时应贷记()。
递延所得税负债5万元
解析:本题的重点是递延所得税及其发生额的确定。强调余额与发生额的区分。2012年末该项设备的账面价值=1000-1000×1/10=900(万元),计税基础=1000-1000×2/10=800(万元),应纳税暂时性差异=900-800=100(万元),2012年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100×25%=25(万元);2013年末该项设备的账面价值=1000-100-100-40=760(万元),计税基础=1000-200-160=640(万元),应纳税暂时性差异=760-640=120(万元),则2013末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120×25%=30(万元),2013年末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30-25=5(万元)。
[多选题]下列项目中记入"制造费用"科目的有()。
季节性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
生产工人的劳动保护费
车间核算员的工资
解析:选项A,计入销售费用;选项B,计入管理费用。
[多选题]下列有关劳务收入确认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在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不能可靠估计的情况下,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能够得到补偿时,公司应在资产负债表日按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确认收入
劳务的开始和完成分属不同的会计年度,在劳务的结果能够可靠计量的情况下,公司应在资产负债表日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
在资产负债表日,已发生的合同成本预计全部不能收回时,公司应将已发生的成本确认为当期营业成本,不确认收入
解析:本题考核提供劳务交易结果不能可靠估计的核算。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不能可靠估计的情况下,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能够得到补偿时,公司应在资产负债表日按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确认收入;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不能得到补偿时,应当将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计入当期营业成本,不确认劳务收入。
[单选题]甲公司为上市公司,2013年有关资料如下:(1)甲公司2013年初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借方余额为475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贷方余额为25万元,具体构成项目如下:(2)甲公司2013年度实现的利润总额为4025万元。2013年度相关交易或事项资料如下:①年末转回应收账款坏账准备50万元。根据税法规定,转回的坏账损失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②年末根据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收益50万元。根据税法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③年末根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增加其他综合收益100万元。根据税法规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金额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④当年实际支付产品保修费用125万元,冲减前期确认的相关预计负债;当年又确认产品保修费用25万元,增加相关预计负债。根据税法规定,实际支付的产品保修费用允许税前扣除。但预计的产品保修费用不允许税前扣除。⑤当年发生研究开发支出250万元,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根据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当年实际发生的费用化研究开发支出可以按50%加计扣除。(3)2013年末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金额及其计税基础如下:(4)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预计未来期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不会发生变化,未来的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不考虑其他因素。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单选题]甲企业本月生产A产品25台,B产品40台,共同耗用甲材料3600千克,甲材料单价5元。两种产品单位材料消耗量分别是56千克、40千克。采用定额比例法,B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为()元。
9600
解析:A产品材料定额消耗=25×56=1 400(千克)B产品材料定额消耗=40×40=1 600(千克)原材料消耗实际金额=3 600×5=18 000(元)材料费用分配率=18 000/(1 400+1 600)=6(元/千克)A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6×1 400=8 400(元)B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6×1 600=9 600(元)
[多选题]下列费用中,应当作为管理费用核算的有()。
按营业收入计算支付的技术使用费
为扩大商品销售发生的业务招待费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发生的直接费用
解析:选项C,应计入生产成本;选项D,应计入销售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