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电报句
题目:1.5岁的儿童想给妈妈吃饼干时,会说“妈妈、饼、吃”,并把饼干递过去。这表明该阶段儿童语言发展的一个主要特点是( )。
解析:单词句是指一个词代表的句子,一般出现在幼儿1~1.5岁。电报句又称双词句,是由2个单词组成的不完整的句子,有时也由3个词组成,一般出现在幼儿1.5~2岁。题目中“妈妈”“饼”“吃”是3个单词,所以本题选A。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齐齐是在某幼儿园中二班的小朋友,每天回家后,当全家在一起吃饭时,齐齐总是在一旁拿起妈妈的化妆品开始化妆。妈妈问齐齐:“宝宝为什么我们一吃饭你就化妆呀?跟谁学的?”齐齐回答道:“妈妈,我跟老师学的,因为每天早上我们吃早饭的时候,我们班的老师就会开始化妆。”齐齐老师的行为( )
错误,老师的不良示范会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解析:教师劳动具有示范性,要为学生树立好榜样,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故选择C
[单选题]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对知识的遗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其研究成果被绘制成最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该曲线表明,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 )。
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
解析:19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不均匀,有先快后慢的特点,即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最初的遗忘速度较快,以后逐渐减慢,遗忘到一定程度就不再遗忘了,即负加速型。故选择A。
[单选题]作为计量单位,“光年”和“甲子”分别是( )。
长度单位、时间单位
解析:光年是计量天体间时空距离的单位,一般被用于衡量天体间的时空距离,其字面意思是指光在宇宙真空中沿直线传播了一年时间的距离。甲子是时间计量单位,据《吕氏春秋通诠·审分览·勿躬》载:甲子,干支纪年或记岁时六十组干支轮一周,称一个甲子,共六十年。故选择D。
[单选题]菲儿把一颗小石头放进小鱼缸里,小石头很快就沉到了缸底,菲儿说:“小石头不想游泳了,想休息了。”从这里可以看出,菲儿思维的特点是( )。
泛灵论
解析:本题考查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相关知识。A选项直觉性指的是幼儿在思考事情时依靠自身的直接经验进行思维,不会考虑事物的逻辑关系,与题干不符,故A选项错误;B选项自我中心指的是幼儿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不能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与题干描述不符,故B选项错误;C选项表面性指的是幼儿思考事情的时候往往过于表面化,不能深入的理解事物的深层次含义,因此常常在生活中会出现听不懂反话等现象,与题干表述不符,故C选项错误;D选项泛灵论认为天下万物皆有灵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2~7岁的幼儿处于前运算阶段。这一时期儿童的思维有“泛灵论”这一特征,这一阶段的儿童还不能很好的把自己和外界事物区分开,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有感知、有情感、有人性的。题干中的菲儿说“小石头不想游泳,想休息了”,认为小石头也是有生命的,是“泛灵论”的特征。故本题选D。
[单选题]一名从未见过飞机的幼儿,看到蓝天上飞过的一架飞机说,“看,一只很大的鸟!”从语言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一现象反映的特点是( )。
过度泛化
解析:儿童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对一些语言单位的理解或使用超出了目标语言范围的现象,它可以发生在语言的各个层面上,包括语音、词汇和语法。这一现象被称为“语言泛化现象”。题干中幼儿把“飞机”说成是“大鸟”,其中“大鸟”超出了“大鸟”的正常范围。幼儿的这一表述即是语言泛化现象。故选C。
[单选题]铭铭问吴老师“天上哪颗星星最亮?”吴老师说:“老师也不知道、回家后我们都去想办法找答案,好不好?”这说明吴老师能做到( )。
引导幼儿探索
解析: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观指出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中的支持者、引导者。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幼儿随时都可能会产生许多问题,但由于年龄的特点和经验有限,他们往往不会归纳事物的特点,因此,教师要及时介入和引导,使探索深入下去,从而促进孩子的主动学习。材料中老师能够实事求是地对待儿童提出的问题,并引导幼儿的探索兴趣,故选择D。
[多选题]论述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