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猩红热
题目:手足皮肤呈大片状脱皮且无色素沉着的疾病是()。
解析:猩红热皮疹于发病24小时迅速出现,其顺序先为颈部、腋下和腹股沟处,24小时内遍及全身。皮疹的特点为全身皮肤弥漫性充血发红,其间广泛存在密集而均匀的红色细小丘疹,呈鸡皮样,触之沙纸感。面部潮红无皮疹,口唇周围发白,形成口周苍白圈。皮肤皱折处如腋窝、肘窝及腹股沟等处,皮疹密集,其间有出血点,形成明显的横纹线,称为帕氏(Pastia)线。在皮疹旺盛时在腹部、手足上可见到粟状汗疱疹。恢复期:一般情况好转,体温正常,皮疹沿出疹顺序消退。疹退1周后开始脱皮,其顺序同出疹顺序,面部躯干糠屑样脱皮,手足可呈大片状脱皮,脱皮的程度和时间视皮疹轻重而异,脱皮期可达6周,无色素沉着。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我国将围生(产)期定义为()。
自妊娠28周到生后7足天
[单选题]不属于1岁以内婴儿计划免疫的是()。
肺炎链球菌疫苗
解析:脊髓灰质炎疫苗初种年龄2个月,3个月,4个月或2个月以上。麻疹疫苗初种年龄为8个月以上易患儿。百日咳疫苗初种年龄3个月,4个月,5个月或3个月以上。乙肝疫苗初种年龄出生时,1个月,6个月。肺炎链球菌疫苗不是计划免疫。
[单选题]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是()。
呼吸道合胞病毒
解析:各种细菌和病毒均可引起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但以病毒多见。主要有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柯萨奇病毒、腺病毒、艾克病毒、冠状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及EB病毒等。病毒感染后可继发细菌感染,最常见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肺炎支原体也可引起。
[单选题]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时由骨样组织增生所致的骨骼改变为()。
方颅
解析: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骨骼改变往往在生长最快的部位最明显,不同年龄有不同表现。方颅是由于骨样组织增生,致额骨及顶骨双侧对称性隆起形成。
[单选题]3~6个月佝偻病患儿多见的骨骼系统改变是()。
颅骨软化
解析:佝偻病激期的主要表现为骨骼系统改变。3~6个月的婴儿表现为颅骨为软化,用拇指压之有乒乓球感。
[单选题]小儿生理性免疫功能低下的时期最主要是()。
婴幼儿期
解析:免疫系统发生、发育始于胚胎早期,到出生时尚未完善,随着小儿年龄增长逐渐达到成人水平,故小儿、尤其是婴幼儿,通常处于生理免疫低下状态。婴儿5~6个月后经胎盘从母体获得的IgG逐渐消失,自身的免疫功能尚未发育成熟,感染性疾病(包括传染病)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