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V3R~V5R、V7~V9
题目: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应常规加做的导联是()。
解析:急性下壁梗死应常规加做V3R~V5R及V7~V9导联,以明确是否还合并右室和后壁心肌梗死,同时可帮助判断梗死的相关冠状动脉。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患者女性,52岁。因胸痛、咽喉堵塞感5小时就诊,心电图如图3-3-11所示。以下为该心电图的诊断,其中不正确的是()。
Q波型心肌梗死
解析: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右束支阻滞(V1~V2导联呈现rSR’波,Ⅰ、V5、V6导联呈现宽S波)。Ⅱ、Ⅲ、aVF导联及V4~V6导联出现T波深倒置(注意:继发于右束支阻滞的T波改变在这些导联应该是直立的),结合患者的病史,提示急性心肌缺血或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由于心电图未显示有异常Q波,因而不应诊断Q波型心肌梗死。
[单选题]患者男性,49岁,发作性胸骨后疼痛2天,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1小时前再发胸痛伴大汗,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就诊,急查心电图示V1~V3导联ST段抬高0.5~0.8mV,呈单向睦线,未见坏死性Q波。
[单选题]以下提示患者曾经发生心肌梗死的证据是()。
V3~V5导联Q波时限>0.03s
解析:病理性Q波的出现是发生心肌坏死的证据。其他选项虽然也可能为心肌梗死的表现之一,但不是特征性改变。
[单选题]传统的心肌梗死心电图的分期是()。
超急性期、急性期、亚急性期、陈旧期
解析: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和治疗手段已取得突破性进展,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实施有效治疗(溶栓、抗栓或介入性治疗等),已显著缩短整个病程,并可改变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可不再呈现上述典型的演变过程。2007年,ESC、ACC、AHA和WHF建议在临床上将急性心肌梗死分为:进展期《6小时)、急性期(6小时~7天)、愈合期(7~28天)、陈旧期(≥29天)。
[单选题]心肌梗死急性期典型的心电图表现是()。
ST段弓背向上抬高,出现坏死性Q波,伴T波倒置
[单选题]心肌梗死陈旧期的心电图表现是()。
ST-T大多已恢复正常(部分患者T波倒置可持续存在),存在坏死性Q波
[单选题]心室梗死时提示可能合并心房梗死的心电图表现是()。
心电图系列检查发现PR段升高>0.05mV或压低>0.1mV
解析:心室肌梗死时,心房肌也可受累。当心室肌梗死合并有如下心电图改变及临床情况时,应考虑同时合并心房肌梗死的可能:①心电图系列检查中发现PR段升高或下移;②P波增宽及形态畸形,并有动态变化;③在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情况下出现难以解释的持续的房性异位心律,如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等。
[单选题]患者女性,76岁。因突发胸痛1天伴晕厥急诊,心电图如图3-3-13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