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可以同义务主体发生分离的义务是专属义务
题目:根据民法基本理论,下列关于民事义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债的发生原因的是()。
甲与某孤儿院签订协议,收养了一个孤儿王某
解析:本题考核债的发生原因。本题选项A属于单独行为,单独行为属于债的发生原因。选项B虽为协议行为,但该协议是人身关系的协议,不是财产关系的协议,而债权为财产权,故不为债的发生原因。选项C、D为侵权行为,侵权行为属于债的发生原因。
[单选题]按照《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因产品质量受处罚时,若销售者为行政复议申请人,则第三人为()。
案件中的生产者
解析:按照《行政行政法》的规定,因产品质量受处罚时,若销售者为行政复议申请人,则第三人为案件中的生产者。
[单选题]乙公司为从事印刷业务的企业(一般纳税人),甲地级市国税局在对乙公司进行检查时,发现该公司存在如下问题:(1)乙公司通过销毁发票存根联、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少列、不列收入等手段,共计少缴税款30万元,占应纳税额的20%。(2)乙公司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申报办理税务登记。(3)乙公司曾为税务机关承印增值税专用发票。在完成印刷任务后,该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印版仍暂保留在A公司手中,而未由税务机关收回。乙公司使用该印版私自印制增值税专用发票但尚未出售。经税务机关核实,甲地级市国税局除责令其限期补缴少缴的税款30万元外,还依法对其罚款3万元。乙公司少缴税款30万元的行为属于()。
偷税行为
解析:甲公司少缴税款30万元属于偷税行为。已经构成了犯罪。根据规定,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10%以上不满30%并且偷税数额在1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应该承担刑事责任。题目中,偷税数额为30万元,占应纳税额比例为20%,“数额”和“比例”均达到了承担刑事责任的程度,因此甲公司的偷税构成了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