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11%
题目:张先生以100万价格买下一套房子。一年后加价20万卖出。若当年的消费品价格指数为8%(即物价普遍上涨8%),那么他买卖房屋的利润率为?
解析:一年前的100万,在一年后相当于100×(1+8%)=108万,则利润率为120÷108-1≈11%。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美国的匹兹堡、英国的曼彻斯特、德国的鲁尔区、日本的九州,都曾经是工业重地。这些地区的制造业曾经支撑了国家经济的__________,但重工业的发展,也带来了严重的污染以及煤铁资源的枯竭。这些城市,曾经有着__________的繁华,但煤铁资源消耗殆尽之后,制造业衰败,人口流失,居民生活质量下降。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崛起 熙熙攘攘
解析:文段中描写的工业重地,是这些国家的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繁荣”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呈现出的状态,用在此处不符合文意,排除B项。“纸醉金迷”,原意是被光芒四射的金纸所迷住,后用来形容奢侈豪华、腐朽享乐的生活,含有贬义。第二空只是客观地陈述这些城市曾经的繁华,没有褒贬之意,排除C项。人山人海,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比较词义可以看出,“熙熙攘攘”形容城市的繁华更为恰当,排除A项。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
[单选题]农业和土地问题一直是中国政府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以下关于税收土地等政策按照时间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俄国农奴制改革——林肯颁布《宅地法》——日本明治维新——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
解析:两税法在唐代中后期,租庸调制在隋代及唐代前期,一条鞭法在明代实施,摊丁入亩在清代。故A错误。“农民交租交息,地主减租减息”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方针,“耕者有其田”是1949年9月29日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提出的,《中国土地法大纲》是在1947年颁布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以后实施的。故B错误。俄国农奴制改革又称1861年改革,林肯颁布《宅地法》在1862年。日本明治维新发生在1877年,“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是中国1931年提出的口号,故C正确。《汜胜之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书,《农政全书》为明代徐光启所作,《农桑辑要》为元代著作,而《齐民要术》为北魏贾思勰所作。故D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