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正确
题目:公民与自然人的含义相同。()
解析:公民是宪法上的概念,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按该国宪法和法律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自然人,外国的或者无国籍的自然人显然不具有公民资格,不能成为宪法主体;但这并不妨碍其成为私法的主体。民法上使用“自然人”,表明民事法律关系的开放性:一个域外自然人只要守法,完全可以在我国经商办企业,成为民事主体,享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公民则显示政治生活的封闭性,任何一个国家的选举、被选举权等参政权只会对公民开放,而不会让所有的自然人事有。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要约不失效的情形为()。
解析:本题考查要约的失效情形。熟记法条可以轻松解答。要约的失效,即要约丧失法律效力。依照《合同法》第20条的规定,要约失效的事由有以下几种:(1)受要约人拒绝要约。(2)要约人撤销要约。(3)承诺期限届满,受要约人未作出承诺。(4)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
[单选题]关于继承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解析:本题考查继承权的相关知识点。这种类型的题目要求考生熟读相关理论知识。继承权具有不可转让性。继承权虽然在本质上是一项财产权,但由于其具有一定的身份色彩,继承人虽然可以放弃继承权,但不能将继承权转让给他人。
[单选题]甲为年满22周岁的青年工人,乙为年满15周岁的精神病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甲问乙是否敢拿一块石头砸丙.乙便捡起一块石头向丙扔去,将丙砸伤,花去医药费2000元,对此损失,应由()
[多选题]依据我国《担保法》,留置权仅适用于:()
A、保管合同
B、运输合同
C、加工承揽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