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题目:女性患者,急性起病,呈进行性加重,表现面色苍白,乏力,明显气短,常发热,T39℃,易感冒,可见皮肤出血点。血象检查呈重度全血细胞减少,为重度正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白细胞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女性,32岁。2年来下肢反复出现瘀点,间有鼻出血与牙龈出血来门诊检查。体检:下肢散在紫癜和瘀斑,肝脾不肿大。化验:Hb110g/L,WBC5.1×109/L,PLT35×109/L,骨髓涂片巨核细胞296个/全片,其中颗粒型占90%。血小板减少发生机制是()
血小板破坏过多
[单选题]粒细胞缺乏症是指外周血中()
白细胞<2×109/L,粒细胞<0.5×109/L
[多选题]溶血时血清总胆红素浓度取决于下列哪些因素()
血红蛋白分解能力
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能力
解析:溶血时血清总胆红素浓度增高,特别是未结合胆红素增高,这取决于血红蛋白的分解能力和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能力,而与其他3项无关。
[单选题]女性,42岁,月经量增多3年余,头晕、乏力、活动后心慌、气短半年。妇科门诊检查有子宫肌瘤。化验:RBC2.5×109/L,Hb50g/L,WBC5.2×109/L,PLT201×109/L,红细胞中央淡染区扩大,血清铁蛋白9ug/L,诊断为缺血性贫血。
[单选题]女性,43岁,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查血小板11×109/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