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女性,50岁。胃镜检查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窦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D
治疗可应用抑酸药、促胃肠动力药和胃黏膜保护药
解析:慢性萎缩性胃窦炎又称B型胃炎,多数患者无症状,病理主要表现为黏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治疗可用抑酸药、促胃肠动力和胃黏膜保护药。不同于A型胃炎即自身免疫性胃炎,后者可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
[单选题]男性,75岁。反复上腹痛30年,多出现于餐后约1小时,进食后加重,未系统诊治。近半年疼痛不规律,食欲欠佳,体重下降约15kg,偶有黑便。最应该检查()。
正确答案 :C
胃镜+活检
解析:该患者老年男性,从患者上腹痛的节律性考虑该患者为胃溃疡,近半年出现疼痛不规律、食欲欠佳、消瘦等报警症状,考虑胃溃疡并发癌变,但要确诊需行胃镜+活检检查。
[单选题]女性,65岁。有乙型病毒性肝炎史30年,16年前诊断为肝硬化。2年来明显乏力、消瘦。昨天突然剧烈腹痛、腹胀。血压80/40mmHg;脉搏130次/分;腹腔穿刺抽出血性腹水。最可能并发()。
正确答案 :C
并发肝癌破裂
解析:肝癌破裂是肝癌患者严重且致命的并发症,该患者乙肝病史30年,肝硬化病史16年,近2年乏力消瘦,原发性肝癌不除外,当这样患者突然出现腹痛、休克或弥漫型腹膜炎表现时,应考虑肝癌破裂可能,若腹腔抽出不凝血,更有助于诊断。
[单选题]女性,55岁。乙肝病史5年,自觉乏力、食欲差,到医院化验肝功ALT94U/L,AFP350U/L,经1个月保肝治疗,复查肝功ALT46U/L,AFP110U/L,最可能的诊断是()。
正确答案 :C
慢性迁延性肝炎
解析:APF,即甲胎蛋白,其升高可见于原发性肝癌、急慢性肝炎活动期、肝硬化及妊娠期妇女。原发性肝癌AFP持续性升高,常大于400ng/ml;在活动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中,AFP一般不超过300ng/ml,并且随着转氨酶恢复正常,AFP也逐渐下降;在妊娠的3~5个月时AFP会达最高峰(一般不超过200ng/ml),以后逐步下降,到胎儿出生后恢复正常。
[单选题]男性,46岁。肝硬化病史3年,2个月来出现腹胀,午后低热,腹泻,每日排糨糊样便4~6次。查体:巩膜无黄染,结膜苍白,心肺未及异常,腹膨隆,质韧,全腹轻压痛,无反跳痛和肌紧张,未触及包块,肝脏肋下未及,脾肋下3cm,质韧,无触痛,移动性浊音阳性。腹水化验:黄色混浊,比重1.014,蛋白25g/L,白细胞计数0.65×109/L,以淋巴细胞为主,腺苷脱氨酶40U/L。该患诊断为()。
正确答案 :D
肝硬化并发结核性腹膜炎
解析:该患者肝硬化诊断明确,腹水化验结果提示腹水性质介于渗出液与漏出液之间,应注意肝硬化患者如腹水出现感染除有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可能外,还因其免疫力低下,有合并结核性腹膜炎的可能。此患者腹水中白细胞总数升高,分数以淋巴细胞升高为主,ADA升高,且有午后低热、排糊状便等临床表现,故考虑肝硬化并发结核性腹膜炎。
[单选题]女性,54岁。乙肝病史19年,3个月来出现腹胀,食欲缺乏,乏力,下列哪项检查结果提示为肝硬化()。
正确答案 :E
食管吞钡X线检查显示虫蚀样改变
[单选题]女性,33岁。因类风湿关节炎服用"双氯芬酸"后,出现上腹不适,恶心、呕吐咖啡样物,量约200ml,黑便1次,量约100g。查体:血压100/60mmHg,脉搏:90次/分,神志清楚,无贫血貌,巩膜无黄染,该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为()。
正确答案 :A
急性胃黏膜病变
解析:急性胃黏膜病变常由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大量饮酒或应激引起,该患者因类风湿关节炎服用"双氯芬酸",故选A。
[单选题]幽门管溃疡的腹痛特点()。
正确答案 :A
上腹疼痛无节律性,药物治疗反应差,呕吐多见
解析:壶腹部溃疡夜间痛和背部放射痛更为明显,较易并发出血,内科治疗效果差。
[单选题]下列哪项显示溃疡病具有较高的活动性()。
正确答案 :A
上腹痛伴恶心呕吐
解析:2.迷走神经兴奋可引起胃肠平滑肌的收缩,使胃内压增高,易引起胃酸反流入食管内。
[单选题]男性,38岁。因上腹饱胀3个月就诊。胃镜检查见幽门前区0.5cm×0.5cm浅表糜烂,病理诊断为腺癌。手术探查见胃小弯有3个肿大的淋巴结,切除标本病理检查示病变累及黏膜层及黏膜下层()。
正确答案 :C
早期胃癌
解析:1.早期胃癌病变仅限于黏膜及黏膜下层,不论范围大小和有无淋巴结转移。2.中晚期胃癌突破黏膜下层累及肌层。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