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在地下水径流条件较差,以垂直补给为主的潜水分布区,可利用地下水长期动态观测资料,分析由于降水入渗补给引起的地下水水位上升幅度,以推求降水入渗补给量。已知水位变化带岩层的给水度μ=0.02,计算面积F=10000m2,年内降水入渗引起的地下水位累积上升幅度∑ΔH=1m,则日均降雨入渗补给量Q为()m3。
  • 正确答案 :A
  • 0.548

  • 解析:日均降雨入渗补给量计算公式为:Q=μ·F·∑ΔH/365式中:μ——水位变化带岩层的给水度;F——计算面积;∑ΔH——年内降水入渗引起的地下水位累积上升幅度。所以,Q=0.02×10000×1/365=0.548msup>3。

  • [单选题]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是陆地上普遍存在的三种水体,降水是主要的补给来源。而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相互关联、相互转化,模型()正确表示了这种转化关系。
  • 正确答案 :A
  • 解析:“三水”转化和平衡关系的分析内容应符合的要求:①分析不同类型区“三水”转化机理,建立降水量与地表径流、地下径流、潜水蒸发、地表蒸散发等分量的平衡关系,提出各种类型区的总水资源数量表达式。②分析相邻类型区(主要指山丘和平原区)之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转化关系。③分析人类活动改变产流、入渗、蒸发等下垫面条件后对“三水”关系的影响,预测总水资源数量的变化趋势。

  • [单选题]进行区域降雨量计算常采用3种方法:A.算术平均法B.泰森多边形法C.等雨量线法。3种方法的精度从高到低依次是()。
  • 正确答案 :C
  • c、b、a


  • [多选题]平原区处于山丘区的下游,山丘区经由地表、地下进入平原区的水量,都参与了平原区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对于平原区地下水补给项而言,山丘区有()水资源参与。
  • 正确答案 :AD
  • 山丘区侧渗入土水量

    山丘区进入平原区的地表水


  • [多选题]下列关于设计洪水计算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 正确答案 :ABC
  • 可以由径流资料计算设计洪水

    可以由暴雨资料推算设计洪水

    地区综合分析估算设计洪水

  • 解析:根据资料条件,设计洪水一般可采用下列一种或几种方法进行计算:①坝址或其上、下游邻近地点具有30年以上实测和插补延长洪水流量资料,并有调查历史洪水时,应采用频率分析法计算设计洪水;②工程所在地区具有30年以上实测和插补延长暴雨资料,并有暴雨洪水对应关系时,可采用频率分析法计算设计暴雨,推算设计洪水;③工程所在流域内洪水和暴雨资料均短缺时,可利用邻近地区实测或调查暴雨和洪水资料,进行地区综合分析,估算设计洪水。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必典考试
    推荐科目: 2F320090水利水电工程验收题库 2F330000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相关法规及标准题库 第三章工程地质题库 第二章水文题库 第一章项目管理题库 1F411000水利水电工程勘测与设计题库 1F416000混凝土坝工程题库 1F418000水闸、泵站与水电站题库 1F433000一级建造师(水利水电工程)注册执业管理规定及相关要求题库 1F420060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