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C.印度河进入汛期

题目: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解析: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解答:A.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为南极地区的暖季,极昼时期,正值南极洲考察时节.故不符合题意.B.马来群岛大部分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故不符合题意.C.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印度河还没有进入汛期.故符合题意.D.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北半球白昼最短,夜最长,济南的白昼比广州短.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公转的内容.春分日和秋分日都是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的节日,但时间不同.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北京的小朋友贝贝家住一楼,他看见同是中午时分,隆冬时节,大半个院子被前面的楼房遮住了阳光;盛夏时节,中午时整个院子都洒满了阳光.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C.地球绕太阳不停地公转

  • 解析:分析: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等现象.解答: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等现象.根据题意.点评:本题考查了地球公转的地理现象,识记.分析: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等现象.

  • [单选题]2007年11月8日,太阳直射在()
  • D.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

  • 解析:分析:地球绕太阳不停的旋转,叫地球的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解答: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四季的变化.当3月21日左右时,阳光直射在赤道上,此时为春分日.从今天起,太阳光的直射点继续向北运动,当6月22日前后,太阳光的直射点到达北回归线,此时为夏至日.从这一天开始,太阳光的直射点转向南运动,当9月23日前后,太阳光的直射点又回到赤道,此时是秋分日.太阳光的直射点继续向南运动,当12月22日前后,太阳光的直射点到达南回归线,此时是冬至日.2007年11月8日位于秋分日(太阳光线直射赤道)与冬至日(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之间,故2007年11月8日太阳直射在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公转的概况.

  • [单选题]“夏满芒夏暑相连”是二十四节气歌中的一句,其中第一个“夏”指的是()
  • B.立夏

  • 解析:分析: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解答:“夏满芒夏暑相连”是二十四节气歌中的一句,其中第一个“夏”指的是立夏.根据题意..点评:该题考查二十四节气,理解解答即可.

  • [单选题]洛阳(35°N,112°E)一学生对太阳能热水器进行了改造,把热水器装在一个大玻璃箱中,并将支架改造成活动方式.9月23日,为使热水器有最好效果,调节支架使热水器吸热面与地面的夹角为()
  • B.35°

  • 解析:分析: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一样都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为一年,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是季节的变化和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解答:9月23日,太阳光线直射了赤道,为了使洛阳(35°N,112°E)的热水器有最好效果,应调节支架使热水器吸热面与地面的夹角为35°,才能使太阳能热水器的太阳高度角最大.故选项B符合题意.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公转的概况.该题有一定的实用性,理解记忆.

  • [单选题]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下列各地哪个太阳高度角最低()
  • B.80°S

  • 解析:分析:地球公转和自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①昼夜长短的变化;②四季的更替.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①昼夜交替;②时间差异.解答:地球在绕太阳公转过程中,太阳光的直射点有规律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直射赤道时,由赤道向两极太阳高度角越来越低.根据题意.故选:B.点评:此题是对地球形状对地理现象的影响,要把知识点和图形结合起来,加强记忆.

  • [单选题]今年6月我国运动员李娜在法国举行的网球公开赛中获得冠军,此时的悉尼是( )
  • D.冬季

  •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地球运动的学习情况.解答:地球的运动包括地球的自转和地球的公转.其中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的直射点也随着运动,进而致使南北半球的季节正好相反.6月份是我国(北半球)的夏季,此时正值悉尼(南半球)的冬季.根据题意.故选:D点评:考查题目中要求学生认真了解地球公转产生的四季变化的基本知识.

  • [单选题]下列地点在开阔平地建同一高度的南北两栋新楼,欲使北面新楼底层全年太阳光线不被遮挡,两楼距离间隔最小的是()
  • D.90°E、30°N

  • 解析:分析: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①昼夜长短的变化;②四季的更替.解答: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太阳光的直射点有规律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的正午的太阳高度也会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除了赤道,各地一年中都有昼夜长短的变化.赤道上的太阳高度变化是最小的.要使两楼间的全年阳光不被遮挡,最小的距离就看离赤道最近的点即可.故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此题是考查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的典型题例,不仔细考虑易会出错.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地方时差的形成原理题库 地球公转及其轨道形状、方向和周期题库 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题库 地球自转及其方向和周期题库 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