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天人感应的思想

题目:“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上述材料反映了董仲舒()。

解析:从材料“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等内容的分析,可知属于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的思想,故本题选择B项。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一头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布衣得暖胜丝绵,长也可穿,短也可穿。草舍茅屋有几间,行也安然,睡也安然。雨过天青(晴)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日上三竿犹在眠,不是神仙,胜似神仙。”下列对这首词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反映了小农经济状态下农民生活的富足和惬意


  • [单选题]金观涛、刘青峰在《观念史研究》中指出:“理学成为官方意识形态,不仅意味着整个儒家道德哲学和伦理规范统统可以从形而上的天理推出,天理世界的建立还实现了宇宙秩序合理性标准与社会行动合理性标准的统一。”材料主要反映出()。
  • 官方理学实现了宇宙秩序、社会行动和儒家价值观的统一


  • [单选题]1913年年底,张謇出任农商总长,一上任就提出了施政纲领,大力推行经济改革。下列不属于他的改革措施的是()。
  • 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 解析:本题考查对历史问题判断分析的能力。根据关键信息“1913年年底”“不属于”“改革措施”,结合所学可知A项是十九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故选A项。

  • [单选题]“一般来说,当帝国的权力来自一个人时,它便软弱;而当它来自千百万人民时则强大……如果学者、商人和老百姓都能关心民族的危机,那么这样的人民将是聪明的,否则就是愚昧的。”这种观点的最早倡导者应该是()。
  • 甲午战争后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

  • 解析:作者主张国家的权力应来自“千百万人民”,学者、商人和老百姓都应该关心民族的危难,这样,国家才会强大,这体现了主权在民观念。A项不正确,鸦片战争中新思想的代表是林则徐、魏源等,没有涉及民权观念。B、C、D三项都蕴含着民权观念,但维新派早于革命派和激进派,且在戊戌变法中“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故选C项。

  • [单选题]洋务运动时期,有一类企业是“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采用这种经营管理方式的企业是()。
  • 轮船招商局

  •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由官总其大纲……听该商董自立条议……”可知该企业是官督商办性质,而A项为官办;C项为民办;D项为外资。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是官督商办企业。

  • [单选题]民国初年到1920年,中国工业增长速度达到年均12.8%;1927~1936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黄金十年。这两个时期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 政府扶持国民经济的发展

  • 解析:民国初年和国民政府统治前期,都采取了一系列发展民族工业的措施出现了民族工业迅速发展的局面。

  • 推荐下载科目: 世界史题库 知识与能力(综合练习)题库 教学设计(综合练习)题库 中国史题库 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原则题库 高中历史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题库 高中历史课程的有效教学和高效学习题库 历史教学评价的实施题库 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题库 高级中学历史(综合练习)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