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亚当.斯密
题目:在世界近代史上,被誉为“经济学之父”的是()。
解析:1776年,亚当.斯密出版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一书,创立了第一个系统的政治经济学体系,被誉为“经济学之父”。大卫.李嘉图和托马斯.马尔萨斯继承并发展了亚当?斯密的学说,成为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突出代表。奥古斯特.孔德是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奠基人。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如果美国继续维持当时‘权力首先是地域性的’政治结构,美洲必然再次被欧洲列强所瓜分,从而丧失独立战争的成果。”上述材料反映的核心问题是()。
加强中央政府权力
解析:题目中所引材料的内容是应改变各州相对独立、权力集中在地方手中的状况,以此来避免领土被瓜分,维护独立战争的成果。其核心观点即是加强中央政府权力。故本题选择C项。
[单选题]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这样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对这一观点最恰当的解释是()。
资本的发展和需求是海外扩张的根本原因
解析:从材料中“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可知海外扩张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资本的发展和需求,所以答案选D项。A项的说法不正确,所以不选;B项没体现出海外扩张的根本原因;材料也没体现出企业家为航海活动提供物质支持,排除C项。
[单选题]“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这表明造成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原因是()。
美国国内的生产相对过剩
解析:本题考查对美国经济危机的理解。从材料看,当时美国的生产猛增而工人的工资却增加很少,无力购买生产的产品,导致美国国内的生产相对过剩。故选C项。
[单选题]保罗,约翰逊在《现代:从1919到2000年的世界》中写道:“20世纪80年代,人类刮起了一场巨大的求变之风……80年代成为当代史的分界线。民主精神恢复了自信,开始广泛传播。”这场“求变之风”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解析:据材料信息判断这场“求变之风”就是20世纪80年代东欧和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剧变,其最终结果是导致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进而引起世界格局的变化,故选A项。这场剧变导致社会主义力量严重削弱、社会主义运动严重受挫,故排除B项;早在1960年中苏关系恶化时社会主义阵营就开始瓦解,故排除C项:D项与材料不符,故排除。
[单选题]下列有关美国黑人奴隶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美国内战废除了奴隶制度,但黑人仍受到不平等待遇
解析:内战前林肯只主张限制奴隶制,并未主张废除奴隶制:挑起内战的是南方11州;《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只规定“叛乱各州奴隶获得自由”。美国内战后黑人奴隶制虽废除,但并未改变黑人受到不公平待遇的状况。故本题选D。
[单选题]1815年,法国与英国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地位的失败,标志着伦敦对巴黎的胜利,标志着伦敦将成为世界的经济中心,而巴黎则不再可能。也许是从1789年大革命的爆发到1815年拿破仑战争的结束这26年的动荡折腾了法国,此后,法国就再也未能重现其往日作为“超级”大国的辉煌,她已经沦为二流强国。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陈述19世纪初英、法两国势力的此消彼长
解析:A、B、C三项只反映了法国情况,材料除涉及法国势力变化外,还涉及了英国势力的消长,选项D比较完整地反映了文字的主旨。故本题选D。
[单选题]根据1871年开始生效的德意志帝国宪法文本,这个新的民族国家称为“德意志联邦”,其最高首脑为“联邦主席”。直到威廉一世加冕时,人们才从发布的皇帝宣言中得知,“联邦主席”改成了“德意志皇帝”。原来,威廉一世希望自己被称为“德国皇帝”,这一要求遭到巴伐利亚国王和符腾堡国王的反对,最后威廉一世接受了“德意志皇帝”称号。上述材料表明()。
德意志帝国存在集权与分权之争
解析:根据所学史实德皇与巴伐利亚等王国的矛盾,属于国家统一后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故选D。
[单选题]二战后期,面对国际货币关系领域的自由放任与国际经济的发展要求,《经济学家》杂志指出:“迫切需要货币方面的国际协议。”此后建立了()。
布雷顿森林体系
解析:A项奠定了二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B项是军事政治集团,至今仍存在,C项是著名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此三项都与题干中“国际货币关系领域”不符,据“货币方面的国际协议”可知,D项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