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小肠

题目:药物主动转运吸收的特异性部位是()

解析:结肠段药物降解酶较少,活性较低,有可能是蛋白质多肽类药物吸收较理想的部位。血流量可显著影响胃的吸收速度,因小肠黏膜有充足的毛细血管,因此血流量对小肠吸收的影响不明显。小肠是药物的主要吸收部位,也是药物主动转运吸收的特异性部位。肾脏是人体排泄药物及其代谢物的最重要的器官。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一般来说,容易向脑脊液转运的药物是()
  • 弱碱性

  • 解析:在血浆pH=7.4时,弱酸性药物主要以解离型存在,所以一般来说,弱碱性药物容易向脑脊液转运。

  • [单选题]以下可决定半衰期长短的是()
  • 消除速率常数

  • 解析: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活性成分从制剂释放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速度和程度,它是评价药物制剂质量的指标;血浆蛋白结合率主要影响表观分布容积大小;消除速率常数决定药物从机体消除的快慢,因此它决定半衰期的长短;剂量与药物作用强弱有关;吸收速度决定起效的快慢。因此答案选C。

  • [单选题]以下选项是指单位时间内从体内清除的药物表观分布容积数的是()
  • 清除率

  • 解析:清除率的定义为:单位时间内从体内清除的药物表观分布容积数。

  • [单选题]影响片剂中药物吸收的剂型因素不包括()
  • 片重差异

  • 解析:影响片剂中药物吸收的因素有:药物的颗粒大小、晶型、pK、脂溶性,片剂的崩解度、溶出度、处方组成、制备工艺和贮存条件等。而片重差异影响给药剂量的准确性,对吸收没有影响。

  • [单选题]关于缓控释制剂,人体生物利用度测定中采集血样时间至少应为()
  • 3~5个半衰期

  • 解析:所有药物制剂的人体生物利用度测定,采集血样时间均应持续到受试药原形或其活性代谢物3~5个半衰期时,或至血药浓度为C的1/20~1/10时。

  • [单选题]体内药量X与血药浓度C的比值()
  • 表观分布容积

  • 解析:随胆汁排入十二指肠的药物或其代谢物,如果在小肠被重吸收,会经门静脉返回到肝,重新进入全身循环,然后再分泌,最终从尿中排出的现象称为肠肝循环。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制剂中,主药成分进入血液循环的速度和程度。消除半衰期是指体内药量或者血药浓度减少一半所需要的时间。表观分布容积是指假设在药物充分分布的前提下,体内全部药物按血中同样浓度分布时所需的体液总容积,通常用公式V=X/C表示。单室模型是指药物进入体内后能迅速向各个组织器官分布,以致药物能很快在血液与各组织脏器之间达到动态平衡。

  • [单选题]零级动力学消除的特点()
  • 半衰期随剂量的增加而延长

  • 解析:零级动力学公式为C=C-kt,血药浓度对时间作图呈一直线,零级动力学过程中药物的半衰期随剂量的增加而延长;一级动力学公式为lgC=lgC-kt/2.303,血药浓度的对数对时间作图呈一直线,半衰期是定值,与剂量无关。

  • 推荐下载科目: 主管药师相关专业知识题库 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题库 专业进展题库 临床药物治疗学题库 药理学题库 病理生理学题库 药物化学题库 岗位技能题库 生物药剂与药动学题库 生物化学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