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道德动机和道德行为
题目:品德中两个最主要的构成部分是()。
解析:一般认为,品德包含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心理成分,这些成分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一个完整的品德结构,简称为品德的知、情、意、行结构。道德认识或称道德观念,道德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出现的内心体验,当道德观念和道德感成为经常推动个人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时,它们就成了道德动机。道德动机和道德行为方式是品德中两个最主要的构成部分,它们之间并不是一对一的简单联系,为了实现某一种动机,一个人可以根据不同情境采取不同的行为方式。同样,一种行为方式在一个人的不同时期也可能是由不同水平的动机引起的。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人考上大学,就会增强自己考上大学的信心。这种自我效能感源自()。
替代性经验
解析:根据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可以通过一种替代性强化即他人的经验来增强学习倾向。
[单选题]我国古代思想家管仲说过:"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生之计,莫如树人。"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特点中的()。
长期性
解析:题中这句话的意思是:(做)一年的打算,没有赶得上种植庄稼的;(做)十年的打算,没有赶得上栽种树木的;(做)一生的打算,没有比得上培养人才的。从中可以看出教师的工作是长期性的。
[单选题]提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段教学法,并提出了教学的教育性原则的是()。
赫尔巴特
解析:四段教学法和教学的教育性原则都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的。
[单选题]提出动机的强化理论的心理学家属于学习理论流派中的()。
行为主义
解析: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是由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家提出的。
[单选题]韦纳归因理论中内部而稳定的归因是()。
能力
解析:心理学家韦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并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1)原因源,指造成事实的原因属于个体内部还是外部的因素,内部因素是由行为者本身的力量所决定的,如天资、能力、心境、兴趣、态度、性格等;外部因素是行为者周围环境中的因素,如任务的难度、外部的奖赏与惩罚、运气等。因此排除C、D项。(2)稳定性,指的是作为行为原因的内外因素是否具有持久的特征,稳定的因素指那些能稳定地发挥作用的因素,如能力和任务难度;不稳定的因素是那些容易变动的因素,如心境、运气等。(3)可控性,是指行为动因能否为行动者或他人所支配或驾驭,如努力、教师偏见、他人的帮助是可控的,而天资、心境、任务难度和机遇是难以控制或不可控的。韦纳又把人们的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综上所述,内部而稳定的因素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