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关于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下列哪项不妥()
正确答案 :E
失代偿期神经内分泌系统长期活性增加仍可维持血液灌注压
解析:在慢性心力衰竭的早期,通过心率加快、心肌肥厚及心腔扩大等代偿调节,尚能使心室每搏排血量和每分排血量提高;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激活,增加血管阻力,水钠潴留以维持血液灌注压,可以满足休息和活动时组织代谢的需要。在后期(失代偿期),即使通过充分代偿调节也不能维持足够的心搏量和心排血量。故选E。解题关键:影响心排血量的五个决定因素为:①心脏的前负荷;②后负荷;③心肌收缩力;④心率;⑤心肌收缩的协调。【考点】: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
[单选题]患者女,28岁。自述突然心慌、胸闷,听诊心率200次/分,心律齐,血压正常,用心电示波器监护该患者时荧光屏上突然出现完全不规则的大波浪状曲线,且QRS波与T波消失,你考虑该患者为下列哪种情况()
正确答案 :C
心室颤动
解析:心室颤动是由于许多相互交叉的折返电活动波引起,心电图表现为:QRS波群与T波完全消失,代之以形态不同、大小各异、极不均匀的颤动波,其频率为200~500次/分。该患者心率200次/分,心律齐,结合心电监护的表现,因此首先考虑诊断为心室颤动。故选C。解题关键:室颤心电图表现为;QRS波群与T波完全消失,代之以形态不同、大小各异、极不均匀的颤动波,其频率为200~500次/分。【考点】:心律失常的诊断
[单选题]患者男,50岁。因突发急性心肌梗死而住院治疗,住院病情不稳定,20小时后死亡,其主要死亡原因可能是()
正确答案 :D
心律失常
解析:心肌梗死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栓形成、冠状动脉的分支堵塞,使一部分心肌失去血液供应而坏死的病症。并发症包括:心脏破裂、室壁瘤、附壁血栓形成、急性心包炎、心律失常(占心肌梗死的75%~95%。心肌梗死累及传导系统,引起传导紊乱,有些可导致心脏骤停、猝死)、心源性休克。故选D。解题关键:心律失常是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的最常见原因,约占60%。【考点】:心肌梗死者死亡的最常见原因
[单选题]应用洋地黄类药物时应避免与何种药物合用()
正确答案 :
[单选题]患者,男性,62岁,工程师,既往偶有心前区疼痛,含服硝酸甘油有效,此次因工作过累后心前区剧烈疼痛4小时余就诊,含服硝酸甘油无效。
正确答案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