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巨噬细胞
题目:(2004)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最早进入动脉内膜的细胞是
解析:LDL通过内皮细胞渗入内皮下间隙,单核/巨噬细胞细胞迁入内膜。此即最早期。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对肝硬化有确诊价值的是
肝穿刺活检有假小叶形成
解析:肝大质地偏硬提示原发性肝癌,脾大是门脉高压症的表现之一,还可见于结缔组织病、白血病、感染等多种情况,γ球蛋白升高可见于肝硬化,还可见于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疾病,不具特异性,E选项提示食管静脉曲张,是门脉高压症的表现之一,不能确诊肝硬化,肝穿刺活检示假小叶形成是肝硬化的典型改变,有确诊价值,故选D。
[单选题]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腹腔积液的性质是
介于渗、漏之间
解析: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腹膜炎:肝硬化腹水一般为漏出液;SAAG>11G/L;如并发自发性腹膜炎时为渗出液,以中性粒细胞为主,但SAAG仍大于11g/L;常表现为短期内腹腔积液迅速增加,对利尿剂无反应,伴腹泻、腹痛、腹胀、发热,少数病人伴血压下降,肝功能恶化或门体分流性脑病加重。性质介于渗、漏之间。
[单选题]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炎或急性上升性脊髓炎患者,出现呼吸肌麻痹、痰多、发绀时,应及早
气管切开
解析: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炎或急性上升性脊髓炎患者,出现呼吸肌麻痹、痰多、发绀时,应及早气管切开
[单选题]形成脑疝的根本条件是
颅内各分腔压力不均衡
解析:当颅内压增高时,脑组织由压力高处通过解剖上的裂隙或孔道向压力低处移位,从而压迫邻近的神经结构和血管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症状,重者可危及生命,称之为脑疝。颅内各分腔压力不均是引起脑疝的根本条件。脑疝是颅内压增高未经适当及时治疗的最终结局,故脑疝是在颅内压增高的背景下发生的,具有颅内压增高的临床特征。脑疝是颅内压增高失代偿的结果。
[单选题]男,65岁,生物学家。患有糖尿病多年,但目前血糖维持尚好,无并发症且无其他严重疾病,医生应与其建立的医患关系模式为
共同参与型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医患关系模式的应用。主动-被动型(A)是将患者置于被动地位,而医生处于主动的主导地位的一种模式。指导-合作型(B)是一种一方指导,另一方配合的有限合作模式。共同参与型(C)是一种以平等关系为基础的医患关系模式,在临床实践中强调医生和患者都处于平等的地位,医生帮助患者自疗,在大多数慢性疾患中可以见到这种关系模式,故C是正确答案。至于D、E不属于医患关系模式,故也是错误的。
[单选题]预后最差的肺癌是
小细胞癌
解析:这是一道记忆题。小细胞癌恶性程度高,转移早,因此预后最差。多数考生应该掌握这些基本知识。
[单选题]男,18岁,学生。咳嗽、发热1月余,多为干咳,下午3时发热,体温38.0℃,可自行退热,无咯血。发病以来体重下降3kg,胸部X线片:右肺门处可见密度增高的团块影。"青霉素"治疗半月未见好转。查体:T37.3℃,消瘦,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肺门淋巴结结核
解析:患者青少年,慢性起病,以干咳、午后低热为主要表现,X线示右肺门处可见密度增高的团块影,肺门淋巴结结核可能性大。
[单选题]患者,女性,心脏联合瓣膜病10年,发热1月,体温为37.2~37.6℃,厌食,消瘦,贫血貌。确诊手段首选
血培养
解析:感染性心内膜炎是心脏瓣膜病的常见并发症,因此对于发热超过一周的心脏瓣膜病患者首先要考虑感染性心内膜炎,而血培养是诊断该病最重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