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中途岛海战

题目:1942年,盟军在太平洋战场组织了一次战役,使太平洋战场局势发生了根本性转折。这场战役是( )。

解析:1942年,美日两国在中途岛进行的海战严重削弱了日本海军的航母力量,之后美国海军逐渐掌握太平洋战场的主导权,太平洋战场局势发生了根本性转折。珊瑚岛海战虽然也发生在1942年,但它是日本海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第一次受挫,不是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冲绳岛登陆战发生在1945年,标志日军的溃败。西西里登陆战发生在北非战场,与题干要求不符。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由冼星海作曲的歌曲是( )
  • 《黄河大合唱》

  • 解析:冼星海,现代作曲家、人民音乐家。作品有大合唱《黄河》等,歌曲有《在太行山上》等,交响曲《民族解放》、交响组曲《满江红》等。故选择A。B选项,《义勇军进行曲》作曲聂耳,作词田汉。聂耳的作品还有:《开路先锋》、《卖报歌》等。C选项,《天路》演唱者韩红。D选项,《我的祖国》作者是斯美塔那,捷克作曲家。

  • [多选题]根据下列材料设计教学片段: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要求: 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2)课文摘录: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原来社会地位较低的士,在社会生活中活跃起来,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他们代表本阶层或政治派别的利益和要求,提出自己的主张。 政治和经济大变动,导致教育和学术领域也发生变化,贵族垄断教育、学术的局面被打破,出现了私人讲学,平民百姓也开始接受教育。这样,在社会上形成一些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思想流派。这些学者和思想流派,被称为“诸子百家”。 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有:道家学派的老子和庄子;儒家学派的孔子、孟子和荀子;墨家学派的墨子;法家学派的商鞅、韩非子,等等。这些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同时,各家彼此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7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空前发达。当时学派很多,主要有十个学派: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名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和小说家,合为“十家”。由于小说家没有系统化的理论,不能称其为一个学派,其他的九家被称为“九流”。其中儒家、道家、法家和墨家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较为深远。 要求: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课文内容,设计三个有关“百家争鸣”和当时各主要学派的探究活动方案。

  • [单选题]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向现实状态转化的决定因素是( )。
  • 主观能动性

  •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因素。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有遗传、环境、学校教育和个体能动性。个体能动性,即个体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作用和能动反映。学习的需要和动机,即学生个性倾向,是主观能动性在心理学中的体现。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是促进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故选择C。A项,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B项,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的客观条件,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D项,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 [单选题]"教育适应生活说"的提出者是( )。
  • 杜威

  • 解析: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不满于斯宾塞为完美的生活做准备的教育观而提出了教育适应生活说。故选择B。杜威主要考点包括他是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进步教育代表人物;作品《民主主义与教育》。提出三中心论一一"儿童中心(学生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教育的本质一一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学校即社会:强调做中学:强调五步教学法。A选项,斯宾塞,英国教育家,首次把课程作为学科专门术语。作品《教育论》。主要考点:提出科学知识最有价值,第一次明确提出德育、智育、体育的概念:教育目的一一教育准备生活说一一教育为未来生活做准备。C选项,赫尔巴特提出的三中心论,即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将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提出"四阶段教学"理论一一清楚、联想、系统和方法:提出教育性教学原则一一德育与教学相结合;教育目的一一社会本位论,培养良好社会公民;作品《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科学化和规范化。D选项,夸美纽斯是教育学之父,他首次提出班级授课制,提出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提出"泛智教育";规定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首次提出并论证了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和自觉性等一系列教学方法。

  • [单选题]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大思想家王阳明5岁还不能开口说话,却能默背祖父众多藏书。这说明( )。
  • 人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 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同一个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第二个方面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就已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而有的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题干中王阳明5岁还不会开口说话,但却能默背祖父的众多藏书,体现的是人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教师资格证-高中语文 教师资格证-高中数学 教师资格证-高中英语 教师资格证-高中物理 教师资格证-高中化学 教师资格证-高中思想政治 教师资格证-高中历史 教师资格证-高中地理 教师资格证-高中体育与健康 教师资格证-高中音乐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