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在地下水径流条件较差,以垂直补给为主的潜水分布区,可利用地下水长期动态观测资料,分析由于降水入渗补给引起的地下水水位上升幅度,以推求降水入渗补给量。已知水位变化带岩层的给水度μ=0.02,计算面积F=10000m2,年内降水入渗引起的地下水位累积上升幅度∑ΔH=1m,则日均降雨入渗补给量Q为()m3。
  • 正确答案 :A
  • 0.548

  • 解析:日均降雨入渗补给量计算公式为:Q=μ·F·∑ΔH/365式中:μ——水位变化带岩层的给水度;F——计算面积;∑ΔH——年内降水入渗引起的地下水位累积上升幅度。所以,Q=0.02×10000×1/365=0.548msup>3。

  • [单选题]某单位饱和岩土层的体积为5000m3,在重力作用下自由排出的水的体积为25m,该岩层的给水度为()。
  • 正确答案 :A
  • 0.005

  • 解析:给水度是指饱和岩土层在重力作用下,自由排出重力水的体积与该饱和岩土层相应体积的比值,即25/5000=0.005。

  • [单选题]采用相关关系插补延长时,相关线外延的幅度不宜超过实测变幅的()。
  • 正确答案 :C
  • 50%

  • 解析:采用相关关系插补延长时,其成因概念应明确。相关点据散乱时,可增加参变量改善相关关系;个别点据明显偏离时,应分析原因。相关线外延的幅度不宜超过实测变幅的50%。

  • [单选题]资料的()是指产生各年水文资料的流域和河道的产流、汇流条件在观测和调查期内无根本变化。
  • 正确答案 :B
  • 一致性

  • 解析:资料的一致性,是指产生各年水文资料的流域和河道的产流、汇流条件在观测和调查期内无根本变化,如上游修建了水库或发生堤防溃决、河流改道等事件,明显影响资料的一致发生时,需将资料换算到同一基础上,使其具有一致性。

  • [单选题]在进行地下水资源量的计算时,很重要的一项是降水入渗补给量的计算,在某地区的降水入渗补给量的试验中,采用人工调控式简易地中渗透蒸发模仪,通过对一年中的观测,得出如下数据:降水量700mm,降水入渗补给量为20mm,则该地区的降水入渗补给率为()。
  • 正确答案 :B
  • 2.9%

  • 解析:降水人渗补给率是降水入渗补给的地下水量与其相应降水值的比值。即,入渗补给率=20/700×100%=2.9%。

  • [单选题]()是影响水文循环的最主要的因素。
  • 正确答案 :B
  • 气象因素


  • [多选题]径流还原计算的还原水量包括()。
  • 正确答案 :ACD
  • 工农业及生活耗水量

    分洪溃口水量

    跨流域引水量

  • 解析:人类活动使径流量及其过程发生明显变化时,应进行径流还原计算。还原水量包括工农业及生活耗水量、蓄水工程的蓄变量、分洪溃口水量、跨流域引水量及水土保持措施影响水量等项目,应对径流量及其过程影响显著的项目进行还原。

  • [多选题]从自然界水循环概念出发,区域水循环和水平衡要素有()。
  • 正确答案 :ABCD
  • 大气降水

    蒸、散发量

    区域调蓄变量

    河川径流量


  • [多选题]径流资料在插补延长时,延长年数应根据()确定。
  • 正确答案 :ABD
  • 参证站资料条件

    插补延长精度

    设计依据站系列代表性要求

  • 解析:插补延长年数应根据参证站资料条件、插补延长精度和设计依据站系列代表性要求确定。在插补延长精度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延长系列长度。

  • [多选题]径流分析计算的内容包括()。
  • 正确答案 :ABC
  • 径流特性分析

    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分析及径流还原

    径流资料插补延长

  • 解析:径流分析计算的内容包括:①径流特性分析;②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分析及径流还原;③径流资料插补延长;④径流系列代表性分析;⑤年、期径流及其时程分配的分析计算;⑥计算成果的合理性检查。径流分析计算一般包括以上各项内容,但并不是所有的工程都要完成全部内容,可以根据设计要求有所取舍。对径流特性要着重分析径流补给来源、补给方式及其年内、年际变化规律。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必典考试
    推荐科目: 2F312000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导流题库 第一章项目管理题库 第四章工程任务与规模题库 2F320080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题库 2F320060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题库 1F410000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题库 1F414000土石方工程题库 第一章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题库 IF420030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分包管理题库 1F433000一级建造师(水利水电工程)注册执业管理规定及相关要求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