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腺病毒
题目:咽结合膜热是由以下哪一类病毒引起()
解析:这是一道单纯记忆题,考核学生对咽结合膜热病因的认识,错选率较低,少数错答为D柯萨奇病毒。咽结合膜热常发生于春夏季,是一种以发热、咽炎、咽结合膜炎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多呈高热、咽痛、咽充血、眼部刺痛,一侧或双侧滤泡性眼结合膜炎。病原体为腺病毒3~7型。而柯萨奇病毒A组感染引起的疱疹时咽峡炎,也好发于夏、秋季,临床表现为急起高热、咽痛、拒食、咽部充血,咽腭弓、腭垂、软腭处有2~4个大小的疱疹,疱疹破溃后形成小溃疡。两种病毒引起的特殊类型表现临床有很大差别,易于区别。锘答D者主要是未掌握两种病毒所致的临床表现。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室间隔缺损伴动力型肺动脉高压时可有下列表现,但除了()
心脏杂音显著增强
解析:这是一道理解题,错选率较高,达25%。错选顺序依次为C右心室显著增大,E胸部X线片示肺动脉段显著突出,A选项P′显著亢进和B右心室压力显著升高。审题中首先注意这是一道否定题,故可以先找出正确选项排除之,或直接找出不符合动力性高压的表现。由于左心室收缩压显著高于右心室,室间隔缺损时,分流方向为左室到右室,肺循环血量增加,随着病程进展,肺循环量持续增加,右心室压力显著升高,肺小动脉痉挛,出现动力型肺动脉高压。这时,临床上体检可发现右心室显著增大,肺动脉高压在听诊表现为P2显著亢进,胸部X线片示肺动脉段显著突出。照此病理发生顺序,A、B、C、E选项的描述都是正确的。而因为右心室压力增高,左右心室之间的压力差降低,导致分流量减少,杂音反而往往减轻。由以上分析很容易将答案选出。错选答案B和C的原因是未理解肺动脉高压可引起右心室后负荷增加,导致右心室压力显著升高和右心室扩大。错选答案E和A的原因是未理解肺动脉段突出和P2显著亢进是肺动脉高压的具体表现。
[单选题]下列各年龄小儿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数值哪一项是错误的()
2~3个月红细胞数(4~4.5)×1012/L,Hb130~150g/L
解析:这是一道记忆题,是考核学生对各年龄小儿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正常值的掌握。红细胞中有携氧作用的主要是血红蛋白,所以有无贫血主要是参考血红蛋白值。全题看来数字错综似很难判断,其实只要掌握了红细胞和Hb年龄改变的规律就不难选择。新生儿的RBC和Hb均高,而2~3个月时有生理性贫血,其后则回升,与成人值相同,各选项中,A属新生儿正常状态,错选者被不同的RBC/Hb所迷惑,事实上在正常范围内,RBC和Hb可有上下波动,所以C、D、E虽有Hb的不同值,但都在正常范围,尤其是Hb均未小于110g/L。而B示2~3个月年龄段,其时应有生理性贫血,但Hb高达130~150g/L,完全不属贫血,可见此项是错误的。
[单选题]初次结核感染时,其结核菌素试验阳转的时间为初次感染后()
4~8周
解析:小儿受结核感染4~8周后,作结核菌素试验即呈阳性反应。
[单选题]8岁女孩,低热,干咳,皮肤结节性红斑,疱疹性结膜炎,多发性一过性关节炎及颈淋巴结肿大常见()
原发性肺结核
解析:结节性红斑、疱疹性结膜炎是结核过敏表现;长期低热、咳嗽是慢性结核中毒症状;所以.常见的疾病应是原发性肺结核。
[单选题]10岁男孩,发热,间有双下肢关节肿痛十余天,病前2周感冒过,曾伴有咽喉痛。体查:发育营养可,颈、下颌浅表淋巴结可及花生米大小多个,咽(-),心肺无异常,左膝关节、双踝关节轻度肿胀,皮肤温度稍高。ESR50mm/h,ASO>250U/ml。最可能的诊断:()
风湿性关节炎
[单选题]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正确的是()
各系统发育的速度不一致
解析:人的生长发育是连续不断进行的,有时快些,有时慢些。在体格方面,年龄越小,生长速度越快。出生后半年内,生长发育最快,半岁以后生长速度减慢,到青春期又增快。生长发育中,各功能的发育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整个身体的运动功能,按"从头到脚"的顺序发育,先会抬头,其次挺胸、独自坐,然后会站,最后才会行走在小儿发育过程中,各个器官、系统发育不平衡。胎儿时期至成人身体各部发育比例标准不是绝对的,个体间存在差异,只要大致在正常标准范围内就可以了。
[单选题]早产儿鼻管喂养减量的依据是残留奶占前次奶量的()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