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题目:王先生今年的年龄为35岁,他打算65岁时退休。王先生决定聘请理财规划师为其进行退休规划,为的是在退休后仍然能够使其生活水平保持不变。王先生在和他的理财规划师进行综合分析后,初步达成以下共识:(1)由于目前物价上涨水平较高,在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因素后,预计他退休后每年的生活费为11.5万元。(2)根据王先生目前的身体状况来考虑,预计他可以活到82岁。(3)王先生准备拿出20万元作为退休储备金的启动资金。(4)王先生准备采用定期定额的投资方式,在每一期末进行一笔固定的投资。(5)王先生准备在退休前与退休后采取不同的投资策略,在退休前由于有充足的收入来源,则采取积极的投资策略,投资的预期收益率为6.5%,而退休后采取消极的投资策略,投资的预期收益率为3.5%。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某单位职工李先生今年的年龄是45岁,他家里有10万元左右的银行存款。李先生和他妻子两个人每个月收入大约为3000元,属中下等收入水平,但他们的月花费将近2000元。他们夫妇俩目前准备打算5年后退休,假设李先生和他妻子在退休后再生存25年,他们退休后每月的花费也不是很高,假设他们每个月花费需要2000元,再减去单位提供的基本养老保险600元,每月则需要1400元进行消费。我们这里假定税后一年期银行定期存款利息为1.8%。
[单选题]张先生今年的年龄是36岁,他打算到65岁时退休。目前由于物价上涨较快,所以在进行投资规划时不得不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张先生预计退休后每年生活费需要12万元,并预计自己可以活到85岁,因为他认为自己的身体状况还是很好的。在进行投资规划时,他首先拿出10万元的银行储蓄作为他退休基金的启动资金,并打算每年年末投入一笔固定的资金,以保证退休后有足够的资金来消费。
[单选题]老王今年52岁,某公司中层管理人员,月税后收入8000元,离异,与儿子小王共同生活,小王大专毕业,现为某超市财务人员,月税后收入3000元,他们目前居住的两居室市价为90万元。老王目前有60万元的储蓄,他预算60岁退休后每月生活费5000元,假设老王预期寿命为85岁,不考虑他的社保,目前的储蓄包括一些基金证券,退休前整体收益率为5%,退休后全部转化为存款,年收益率为3%。既然已经没有房子,老王考虑退休后回老家县城生活,这样就可以节省开支,届时每月退休生活费为2500元(含租费),则其每月还需要向其基金投入()元。
713
[单选题]马先生今年40岁,打算60岁退休,预计他可以活到85岁,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因素,退休后每年生活费大约需要15万元(岁初从退休基金中提取)。马先生拿出15万元储蓄作为退休基金的启动资金(40岁初),并打算以后每年年末投入一笔固定的资金。马先生在退休前采取较为积极的投资策略,假定年回报率为9%;退休后采取较为保守的投资策略,假定年回报率为6%。马先生每年还应投入()元资金才能弥补退休基金的缺口。
21048
解析:为弥补退休基金的缺口,马先生每年投入资金的终值应为1076841元,则N=20,I/YR=9,FV=1076841,利用财务计算器可得,PMT≈-21048(元)。所以,马先生每年年末还应投入21048元,才能填补退休基金缺口,进而实现自己的退休目标。
[单选题]张先生夫妇今年均已40岁,家里存款在50万元左右。他和妻子两个人每月收入大约1万元,月花费近4000元。张先生和妻子计划在10年后退休,假设他们退休后再生存30年,且他们每年花费18万元(注:这笔钱在每年年初拿出),减掉基本养老保险和保险公司给予的保险金3万元,每年还需要15万元。假设张先生在退休前后的投资收益率均为5%。根据题意可以推测出张先生假设会在()岁时去世。
80
解析:张先生50岁时退休,退休后再生存30年,所以会在80岁时去世。
[单选题]2016年10月,吴先生年满60岁,从某国企退休。吴先生拥有35年的工龄,退休前每月收入为6000元,当地社会平均收入为2000元,退休时国家基本养老金个人账户积累总额54000元,过渡性养老金政策为工龄X5元。吴先生参加了企业养老金计划,供款15年,个人供款是个人当期收入的5%,企业实行对等缴费,理财投资回报率为4%。吴先生退休后第一年生活成本5万元,退休后预期寿命为18年。吴先生个人账户月养老金为()元。
450
解析:个人账户月支付标准为本人账户储蓄额除以120,即1/120。吴先生个人账户的月养老金为54000÷120=450(元)。
[单选题]在6%通胀率的影响下,现在10000元的购买力水平,20年后该笔费用要高达()元才能具备同样的购买力水平。同样,现在10000元的购买力水平,如果不进行任何投资,20年后10000元仅相当于()元。
32071;3118
[单选题]社会养老保险的目的是对劳动者退出劳动领域后的基本生活予以保障,这一原则更多地强调社会公平性。一般而言,低收入人群基本养老金替代率(指养老金相当于在职时工资收入的比例)()
较高
解析:养老金替代率是国际通用的衡量劳动者退休前后养老保障水平差异的基本标准,通常以“某年度新退休人员的养老金领取水平与同年度在职职工的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获得。一般而言,低收入人群基本养老金替代率(指养老金相当于在职时工资收入的比例)较高,而高收入人群的养老金替代率则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