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牙槽骨
题目:女性,45岁。因牙周反复肿痛来诊,初诊为:慢性牙周炎。X线片显示:环绕牙根的白色阻射线消失。这表明哪种组织有破坏()。
解析:慢性牙周炎可有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的临床表现,这个患者X线显示环绕牙根的白色阻射线消失,白色阻射线是牙齿硬骨板、牙槽骨外板,白色阻射线消失表明了牙槽骨外板被吸收破坏,故本题选D。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患儿,男,5岁。上颌乳中切牙邻接面浅龋,拟用氟化物进行浅龋治疗,其主要作用机制不包括()。
刺激修复性牙本质形成
解析:常用的氟化物主要通过氟和银离子起到药物作用,包括与釉质的羟磷灰石作用,生成氟磷灰石增加抗酸性,形成氟化钙促进再矿化;与有机质中蛋白结合,杀菌或抑菌;凝固有机质堵塞牙本质小管;抑制菌斑形成等。
[单选题]某患者因急性根尖周脓肿造成右下颌骨中央性骨髓炎,疼痛剧烈,松动,牙龈红肿,龈袋溢脓。以下治疗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拔除,其余松动牙尽量保留
[单选题]患儿男,10岁。龋深,腐质未去净时露髓应选用()。
牙髓摘除术
[单选题]男,40岁。多年来全口牙反复肿胀,曾做过多次治疗,近5~6天再次加重。检查全口牙龈肿,充血,触之出血,肿胀明显,牙周袋超过5mm,压溢脓;X线检查,全口多数牙槽骨有不同程度吸收,无龋。全身乏力,饮食量比一般人大,尿量也多。下列项目需要检查的是()。
血糖
[单选题]关于病菌致病因素的描述,错误的是()。
与病菌侵入的数量并无密切关系
解析:细菌致病能力或致病性质的强弱程度称为细菌的毒力。其致病机制包括侵袭力、毒素、细菌侵入的数量、细菌侵入的部位。其侵袭力包括黏附因子,侵袭的机制有荚膜和微荚膜侵袭性的酶类(侵袭性胞外酶),毒素包括外毒素与内毒素。所以E选项正确,其他选项均不正确,故本题选E。
[单选题]反映某种疾病在某年发生的频率或强度用()。
发病率
[单选题]王某是一名注册医师,2002年因在工作中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医疗事故,患者起诉至法院,王某被认定为医疗事故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从2002年6月1日起开始服刑。关于此后他能否再次成为执业医师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他可以在2007年6月1日之后的任何时间申请并获得医师注册
[单选题]下颌下腺导管阳性结石()。
下颌横断咬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