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明知

题目:故意犯罪的行为人在认识因素上对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下列哪些行为应认定为抢劫罪一罪?()
  • 甲持刀拦路行抢,故意将受害人杀死后取走其财物

    甲在抢劫过程中,为压制被害人的反抗,故意将被害人杀死,取走其财物

  • 解析:A项中,甲的行为应以故意杀人罪和盗窃罪两罪并罚;B项中,的行为属于抢劫罪的加重构成;C项中,甲的行为也属于抢劫罪的加重构成;D项中,甲的行为应当以抢劫罪与故意杀人罪并罚。

  • [单选题]甲与国有公司仓库保管员乙合谋后,由甲在乙值班时将库存物资运出。销赃所得3万元由二人平分。在本案中()
  • 甲、乙都构成贪污罪

  • 解析:贪污罪是特殊主体犯罪,即一般情况下国家工作人员才能成为该罪的犯罪主体,但在共同犯罪的情况下,非国家工作人员也可以成为共同贪污行为的犯罪人。刑法第382条第三款规定,其他人员与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委托经营管理国有财物的人员相勾结,伙同贪污的,以贪污论处。因此,关键在于非国家工作人员是否与国家工作人员有共同贪污的故意与行为。题干中的情形,是甲与国家工作人员(国有公司仓库保管员)相合谋,利用甲职务上的便利,将公共财物盗出。行为人虽然也实施了盗窃行为,但根据刑法的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窃取的,是贪污行为的一种方式,故本案应构成贪污罪的共同犯罪。

  • [单选题]某国有公司出纳甲意图非法占有本人保管的公共财物,但不使用自己手中的钥匙和所知道的密码,而是使用铁棍将自己保管的保险柜打开并取走现金3万元。之后,甲伪造作案现场,声称失窃。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甲将自己基于职务保管的财物据为已有,应成立贪污罪


  • [单选题]史某无意中目睹了柯某将其仇人宋某杀害并毁尸灭迹的全过程,并且史某知道宋某腰缠万贯,于是史某打电话给宋某家人,谎称宋某已被自己绑架,要求其家人将20万元现金于指定时间放置于指定地点处。则史某的行为构成下列何种犯罪?
  • B、敲诈勒索罪

  • 解析:《刑法》第274条规定,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第239条第1款规定,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绑架罪要求必须真实地绑架被害人,没有实际绑架被害人而捏造被害人被绑架的虚假信息敲诈他人的,构成敲诈勒索罪。本题中宋某实际上已经被柯某杀死,而史某为牟取非法利益谎称宋某已经为其所绑架,显然与绑架罪的构成要件并不符合。同时史某又对被害人家属实施了敲诈行为,因此史某构成敲诈勒索罪。本题答案为B。

  • [多选题]影响核武器杀伤作用的主要因素是()。
  • A、核武器的当量

    B、核爆炸方式

    C、人口密度和防护情况

    D、自然条件


  • 推荐下载科目: 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题库 司法赔偿题库 行政处罚题库 行政组织与公务员题库 回避题库 危害国家安全罪题库 第四节简易程序题库 第二节诉讼参与人题库 刑罚种类题库 期间、送达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