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明确规定"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题目: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对宪法进行了修改,这次修宪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哪一项?()
解析:考查宪法实施保障。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下面对英国制定法的理解正确的有:()
在整个体系中,制定法居于次要地位,起补充、解释、整理修改或重申判例法的作用
在中世纪就已经确立了制定法的效力优于判例法的原则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英国制定法的地位。在英国法的整个体系中,制定法居于次要地位,它只起补充、解释、整理修改或重申判例法的作用。虽然在英国法体系中,随着国家的发展,制定法的比重不断增加。但英国法中如果没有判例法,就不成其体系;如果没有制定法,其体系依然可以独立存在。从制定法和判例法的效力上看,英国在中世纪就已经确立了制定法的效力优于判例法的原则。当判例法与制定法发生冲突时,制定法的效力优于判例法;同时判例法的发展也不能否定制定法的效力,制定法却可以修改普通法和衡平法。英国现代的一些重要的法律部门如社会立法是在制定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制定法不管多么好,只有通过法官在审判实践中适用,"重新肯定"之后,才能进入英国法的体系,从而成为英国法的组成部分之一。如果不通过这个过程,制定法就不能变成真正的法。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AB项。
[单选题]下列哪一选项,不属于行政机关中止行政强制执行后不再执行的条件?()
中止执行事项仅限于金钱给付
解析:考查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程序。参见《行政强制法》第39条第2款。
[单选题]甲公司于2003年12月5日向乙银行贷款1000万元,借款期限两年,丙公司以一块建设用地使用权为甲公司的借款进行了抵押担保并办理了登记。时至2008年12月5日,因甲公司不能还款,乙银行欲行使抵押权。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乙银行享有的抵押权因主债权诉讼时效已过不受法律保护
解析:依据《物权法》第202条的规定,主债权诉讼时效已过,抵押权的行使不受法律保护。
[多选题]王某将《战国策》的古文予以整理注释后出版,张某经王某同意将其译成英文。对此事说法中正确的有:
王某对《战国策》注释本享有版权
张某对英文版《战国策》享有版权
出版社要出版张某的书应征得王某和张某的同意
解析:演绎作品的著作权由演绎作品的作者享有。但演绎作品的创作应得到原作者的同意,并保持原作品的完整性。对第三人而言,使用演绎作品需要得到演绎作品的作者和原作者双重许可。故本题选项为ABD。
[单选题]甲拟设立一普通合伙企业,下列人员或组织可以成为合伙人的是:()
犯贪污罪服刑完毕未满1年的李某
解析:考查合伙人资格。法律依据为《合伙企业法》第3条的规定。另外《公务员法》第53条第14项规定,公务员不得参与、从事营利活动,在企业中兼任职务。警察是国家公务员,因此不能成为合伙人。但所有的法律都并未曾禁止曾犯罪服刑完毕的人员作为合伙人,所以B选项正确。
[单选题]下列关于中国仲裁协会与仲裁委员会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各仲裁委员会均是仲裁协会的法定会员,个人可以成为仲裁协会的会员
解析:本题考查仲裁协会的设立。仲裁协会的设立应该向民政部门申请登记,仲裁委员会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司法行政部门登记设立:各仲裁委员会为仲裁协会的法定会员,仲裁协会也可以接纳个人作为仲裁协会的会员;仲裁委员会只可以在设区的市设立,县或县级市不可以设立仲裁委员会。
[单选题]法律格言说:"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关于该法律格言,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并不禁止在立法上作出合理区别的规定
解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强调的是法律要平等地适用于一切公民,反对歧视、反对特权。该原则主要包括三层含义:(1)全体公民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承担平等的义务,不允许有超越法律的特权;(2)法律对全体公民,不论民族、种族、性别、职业、社会地位、宗教信仰、财产状况等,在适用上一律平等;(3)全体公民既要受到法律平等地保护,也要受到法律平等地处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允许合理差别的存在。这种合理差别是指法律对基于年龄、生理、民族等客观因素所产生的差异在权利、义务、责任等方面作出合理区分。如果不承认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合理差别,仅以单纯的平等理念处理各种法律问题,那么就有可能混淆平等与不平等的界限。因此,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并不禁止立法者在立法时对上述差异作出合理区分。故D选项正确,当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要求的只是法律上的、应然层面的平等,而不是事实上的、实然层面的平等,因为法律不是万能的,它追求实质上的平等,但它不能解决一切不平等的问题,故A、C选项错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西方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主义斗争中提出来的。在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之后,他们把这一口号确立为资产阶级法制的一项重要原则,并用宪法的形式将它确定下来。这一原则最早记载在法国1789年的《人权宣言》里。在我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被写进新中国第一部宪法(1954年宪法),但由于历史原因,1975年宪法和1978年宪法均取消了这一原则,直到1982年,该原则才被重新写入宪法。因此,并不是在任何时代和社会中,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都是一项基本的法律原则,故B选项错误。
[多选题]有关具体行政行为的效力和合法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行政机关的职权主要源自行政组织法和授权法的规定
滥用职权是具体行政行为构成违法的独立理由
解析:具体行政行为是指具有行政权能的组织运用行政权,针对特定相对人设定、变更或消灭权利义务所作的单方行政行为。具体行政行为的效力包括公定力、确定力、拘束力和执行力四个方面:(1)公定力是指具体行政行为具有得到所有机关、组织或个人尊重的一种法律效力,是一种对世的法律效力;(2)确定力是指已经生效的具体行政行为对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所具有的不受任意改变的法律效力;(3)拘束力是指已经生效的具体行政行为所具有的约束和限制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行为的法律效力;(4)执行力是指已经生效的具体行政行为要求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对其内容予以实现的法律效力。具体行政行为的生效时间一般为告知之时或附款规定之时。告知之时是指受告知人即相对人知悉、知道之时;附款规定之时,即为具体行政行为附款中所定法律事实发生之时。一般情况下,具体行政行为一经成立即生效。而具体行政行为的成立是指行政主体作出产生某种法律效果的意思表示,并按照法定期限和方式将该意思表示送达行政相对人。换言之,通常具体行政行为通知行政相对人时即成立并生效。但存在例外,即当具体行政行为有附款时,具体行政行为成立并不立即生效,而是要当附款规定的法律事实成就时具体行政行为才生效。故A选项错误。具体行政行为效力终止的情形包括两种:有违法因素的终止和没有违法因素的终止。有违法因素的终止是指具体行政行为因违法而无效或被撤销。没有违法因素的终止则包括:权利人或义务人死亡;权利人放弃权利;法人或其他组织不复存在;已经履行完毕或有关客观事实已经消失;被新的立法废止等情形。因此具体行政行为违法只是其效力终止的其中一种原因,而非唯一原因。故B选项错误。行政组织法是关于行政组织的设置权、编制权、行政权限、国家公务员录用权和管理权的规则。行政机关的职权主要由行政组织法加以规定。例如,《地方组织法》第55条第3款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必须依法行使行政职权。"除了少量的行政组织法外,行政机关的职权更多地来源于授权法的规定。授权法是指将行政职权授予行政主体的具体法律规范。如《治安管理处罚法》不仅规定了治安管理方面的问题,更是授予了公安机关大量的具体行政处罚权。实践中,行政机关多数实体性权力都来源于授权法的规定。据此,行政机关的职权主要源自行政组织法和授权法。故C选项正确。具体行政行为构成违法包括两种情形,即具体行政行为因明显或严重违法而无效与具体行政行为因一般违法而被撤销。而《行政诉讼法》第70条规定:"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为:(一)主要证据不足的;(二)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三)违反法定程序的;(四)超越职权的;(五)滥用职权的;(六)明显不当的。"据此,滥用职权是构成具体行政行为违法而被撤销的一项独立的理由,故D选项正确。
[单选题]某企业与职工解除劳动关系时,在经济补偿方面的下列哪一选项是符合法律规定的?
谭某尚未达到退休年龄,但决定提前办理退休手续,企业告知,此情况下只支付养老金而不支付经济补偿金
解析:经济补偿金是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给予劳动者的一次性货币补偿。经济补偿金的目的在于经济方面制约用人单位的解雇行为,对失去工作的劳动者给予经济上的补偿。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予以扣除,故A、B项错误,不当选。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9条第1项规定,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按其工作时间支付劳动报酬。不予支付经济补偿金。C项表述支取试用期的全部工资故错误。劳动者提前退休而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不支付经济补偿金。故D选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