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刘某被无罪释放后,工厂应补发给刘某逮捕期间的工资
题目:某工厂职工刘某因故意杀人嫌疑被公安机关逮捕,经过公安机关的继续侦查发现刘某无罪,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解析:根据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8条的规定,劳动者被拘留或者逮捕的,用人单位可以暂时停止劳动合同的履行,而无权解除劳动合同,所以A选项的说法正确。劳动合同的效力被暂时中止,意味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不必履行劳动合同中规定的义务,因此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给劳动者工资,也不提供劳动合同约定的福利待遇,所以B选项的说法正确。劳动者经证明被错误限制人身自由后被释放的,暂时停止的劳动合同的效力当然恢复,所以C选项的说法正确。劳动者被错误限制人身自由的,暂时停止履行劳动合同期间劳动者的损失,应依据《国家赔偿法》由有关部门赔偿,而不是由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所以D选项的说法不正确。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下列法律条文直接体现了法律的普遍性特征的有哪些选项?()
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享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在我国领域内的民事活动,适用我国法律,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本法关于公民的规定,适用于在我国领域内的外国人、无国籍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对于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我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的,适用本法
解析:考查法律的普遍性特征。
[多选题]沈某于2014年5月由上海某会计学校安排至交通银行上海分行虹口支行实习。沈某在柜面办理客户储蓄业务时,从客户陈某的取款单上记录下其借记卡卡号及余额,再从该银行电脑中查得该卡的客户号。次日,沈某前往交通银行的其他支行,冒用陈某的身份在该银行存款单上填写客户号,办理了活期存折,然后通过电话银行将陈某借记卡内的人民币1.9万元划入活期存折内,再提款占为己有。对沈某的行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本案中,沈某只是银行的实习生,不具备单位侵占罪的主体资格
沈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构成诈骗罪
沈某只构成普通的侵占罪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职务侵占罪的认定。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沈某虽然是实习生,但经银行授权从事银行储蓄柜面业务便可独立办理客户的有关储蓄业务。沈某通过专用的电脑网络查询客户资料,利用凭借客户号即可开立新账户的规定,通过电话银行委托将被害人的欠款划入开立的新账户内,达到非法占有的目的,其行为符合职务侵占罪的构成要件,应以职务侵占罪追究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