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是第一个24小时总入量的1/2

题目:大面积烧伤病人第一个8小时,晶、胶体输入量应为(不包括基础水量)().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男孩,4岁,头颈、双上肢浅Ⅱ度烧伤,创面愈合后出院,2天后创面出现典型的带状疱疹,最可能的是().
  • 病毒感染

  • 解析:病毒感染临床上主要见于Ⅱ度烧伤创面或愈合的创面以及供皮区,局部可见水疱、带状疱疹,组织学检查可见病毒包涵体,尤以儿童浅表烧伤多见。

  • [单选题]有关烧伤后ARDS的诊断标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氧合指数小于300mmHg

  • 解析:氧合指数小于300mmHg可诊断为ALI,而诊断ARDS时氧合指数小于200mmHg。

  • [多选题]处理电烧伤创面时,正确的是().
  • 积极清除坏死组织

    电烧伤患者应在循环稳定后及时行探查术

  • 解析:创面处理原则:要注意识别坏死组织、间生态组织和健康组织,间生态组织主张切除,已经完全坏死的肌腱、血管,没有恢复可能的也应清除,以免发生继发性坏死和感染,影响后期皮瓣成活;变性的神经在带血运皮瓣覆盖下有些可以恢复功能,可以保留。

  • [多选题]电烧伤创面早期皮瓣修复原则包括().
  • 只要全身情况允许、无内脏并发症,手术清创愈早愈好

    切除坏死皮肤充分暴露烧伤深部组织

    要正确判断血管栓塞平面

    电烧伤清创后的创面要立即用皮瓣覆盖

  • 解析:考查早期皮瓣修复原则,肌肉坏死、变性包括间生态组织要彻底切除,以防渐进性坏死和继发性感染;烧伤肌腱、变性的神经要视情况给予保留,栓塞的血管呈青紫色,管径膨大,血流停止,切开后可见血栓,要正确判断血管栓塞平面,以利于血管吻合和局部血管重建。

  • [多选题]有关浸泡疗法的描述正确的有().
  • 能减少创面细菌数量

    能促进坏死组织分离

    有引流作用

    可用于残余创面的处理

    易造成交叉感染

  • 解析:浸泡疗法可以减少创面细菌数量和脓性分泌物,能促进坏死组织软化分离,有引流痂下脓液作用,主要用于烧伤后期残余创面处理。其主要问题是浸泡器具不易消毒,成为交叉感染之源。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急症外科题库 烧伤整形外科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