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题目:患者,男性,25岁,因"发热、食欲缺乏7天"入院。查体:T39.5℃,P70次/分,肝肋下2cm,脾肋下2.5cm;血常规示:白细胞3.2×109/L,中性粒细胞45%,淋巴细胞55%,诊断考虑为伤寒。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患者,男性,69岁,高血压病史20余年,未规律服用降压药治疗,血压时高时低,多在150~160mmHg/100~105mmHg。近半个月无诱因出现心前区持续疼痛,持续约半小时后逐渐缓解伴大汗,为进一步诊断急诊入院。入院后经相关检查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入CCU病房,患者入院后第2天突然在夜间睡眠中出现严重呼吸困难,端坐位,表情痛苦,大汗淋漓伴喘息,听诊两肺满布湿啰音和哮鸣音,心率112次/分,律齐,该患者目前的病情变化是()
急性左心衰竭
解析:本题考查了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出现急性左心衰竭,一般在起病初几天内或在梗死演变期出现,为梗死后心肌收缩力显著减弱或不协调所致。患者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烦躁、发绀等,重者出现肺水肿。
[单选题]脑疝前驱症状不包括()
A.体温升高B.频繁呕吐C.烦躁不安D.脉搏减慢E.呼吸慢而深
解析:患者出现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烦躁不安、血压进行性升高、脉搏减慢、呼吸不规则、意识障碍加重、一侧瞳孔散大,提示脑疝先兆表现。体温升高不是脑疝前驱症状。
[单选题]患者女性,23岁。干咳无痰、乏力2个月。X线胸片示肺门淋巴结肿大;PPD试验有红肿硬结,直径16mm,伴水疱。
[单选题]患者男性,50岁。心悸、手抖3年,加重1个月。体检:P110次/分,BP160/60mmHg,消瘦,皮肤潮湿,甲状腺可触及,可闻及血管杂音,颈静脉无怒张,心界不大,心率134次/分,心律绝对不整,心音强弱不等,肺、腹(-),双下肢不肿。
[单选题]代表心室复极的心电图表现为()
T波
解析:1.QRS波群代表心室肌除极的电位变化。 2.T波代表心室快速复极时的电位变化。 3.P波代表左、右心房除极时的电位变化。 4.Q-T间期为QRS波起点到T波终点的距离,代表心室除极和复极所需的时间。
[单选题]代表心房激动的心电图表现为()
A.P波B.QRS波C.P-R间期D.T波E.Q-T间期
解析:1.QRS波群代表心室肌除极的电位变化。 2.T波代表心室快速复极时的电位变化。 3.P波代表左、右心房除极时的电位变化。 4.Q-T间期为QRS波起点到T波终点的距离,代表心室除极和复极所需的时间。
[单选题]美托洛尔降压的作用机制是()
减慢心率,降低心排血量,抑制肾素释放
解析:本组题目考查了降压药物的作用机制。呋塞米是利尿剂,其降压作用机制是抑制钠、水重吸收,减少血容量,降低心排血量。美托洛尔属于β受体阻滞剂,降压的作用机制是减慢心率,降低心排血量,抑制肾素释放。依那普利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降压的作用机制是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生成。
[单选题]脑出血患者为()
情绪激动时,突然昏迷伴偏瘫
解析:本题考查几种脑血管病的临床表现。脑出血多于情绪激动、体力活动时发病,起病突然,意识障碍多见,偏瘫、失语为常见临床表现。蛛网膜下腔出血起病突然,以剧烈头痛、呕吐的颅内压增高表现为典型症状;由于血液刺激脑膜,颈强直等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脊液压力升高,呈血性改变。脑栓塞的栓子来源中以心源性栓子最常见,尤其是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患者。起病急骤,在数秒或数分钟内症状发展到高峰,神经系统表现取决于栓塞的血管部位,如偏瘫、失语等。脑血栓形成起病缓慢,先有头痛、眩晕、肢体麻木或短暂脑缺血发作等前驱症状,常在睡眠或安静休息时发病,如晨起时。一般无意识障碍,局灶症状多在数小时或2~3小时达到高峰;神经系统体征常见各种类型的失语、偏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