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有机污染物在包气带中迁移途径为()。
  • 正确答案 :C
  • 污染源→表层土壤→犁底层土壤→下包气带土壤→地下含水层


  • [多选题]防止污染物进入地下水含水层的主要措施有()。
  • 正确答案 :ABCDE
  • 防止土壤污染

    工矿企业的合理布局

    严禁用渗井排放污水

    合理选择废物堆放场所

    固体废物堆放场底应做防渗处理

  • 解析:这个考点在参考教材中没有相关内容,在《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规范》(DZ0225-2004)也没有相关内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中也没有具体详细的措施,只是给了一些宏观的原则和要求,下列内容来自相关文章:为防止污染物渗入地下水,一方面要防止土壤污染,另一方面要想法阻断污染物与地下水的联系。这包括工矿企业的合理布局,尽量避免在关键地点上游排污;完善排水系统,严禁用渗井排放污水;合理选择废物堆放场所;污水池及固体废物堆放场底应作防渗处理;并应注意地质条件的选择,建立卫生防护带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2月28日修订)对水污染防治措施有详细的规定。第四章水污染防治措施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十九条禁止向水体排放油类、酸液、碱液或者剧毒废液。禁止在水体清洗装贮过油类或者有毒污染物的车辆和容器。第三十条禁止向水体排放、倾倒放射性固体废物或者含有高放射性和中放射性物质的废水。向水体排放含低放射性物质的废水,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放射性污染防治的规定和标准。第三十一条向水体排放含热废水,应当采取措施,保证水体的水温符合水环境质量标准。第三十二条含病原体的污水应当经过消毒处理;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后,方可排放。第三十三条禁止向水体排放、倾倒工业废渣、城镇垃圾和其他废弃物。禁止将含有汞、镉、砷、铬、铅、氰化物、黄磷等的可溶性剧毒废渣向水体排放、倾倒或者直接埋入地下。存放可溶性剧毒废渣的场所,应当采取防水、防渗漏、防流失的措施。第三十四条禁止在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岸坡堆放、存贮固体废弃物和其他污染物。第三十五条禁止利用渗井、渗坑、裂隙和溶洞排放、倾倒含有毒污染物的废水、含病原体的污水和其他废弃物。第三十六条禁止利用无防渗漏措施的沟渠、坑塘等输送或者存贮含有毒污染物的废水、含病原体的污水和其他废弃物。第三十七条多层地下水的含水层水质差异大的,应当分层开采;对已受污染的潜水和承压水,不得混合开采。第三十八条兴建地下工程设施或者进行地下勘探、采矿等活动,应当采取防护性措施,防止地下水污染。第三十九条人工回灌补给地下水,不得恶化地下水质。

  • [多选题]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下列哪些图件不属于生态影响三级评价中的基本图件。()
  • 正确答案 :DE
  • 主要评价因子的评价成果和预测图

    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敏感区空间分布图

  • 解析:三级评价需要四种基本图件:项目区域地理位置图、工程平面图、土地利用或水体利用现状图、典型生态保护措施平面布置示意图。二级评价的基本图件需要7种,比三级评价增加了:地表水系图、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敏感区空间分布图、主要评价因子的评价成果和预测图。

  • [多选题]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下列哪些图件属于生态影响一级评价中的推荐图件。()
  • 正确答案 :BE
  • 水文地质图

    动植物资源分布图

  • 解析:该题问的是生态影响评价的图件,不是地下水评价的图件,如果是地下水评价的章节,水文地质图是需要的。

  • [多选题]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生态影响评价图件中的专题地图应包括()、图名、成图时间等要素。
  • 正确答案 :ABCDE
  • 比例尺

    方向标

    图例

    注记

    制图数据源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必典考试
    推荐科目: 第一章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概论题库 第二章工程分析题库 第五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题库 第七章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与防护题库 六章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题库 第八章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题库 第十章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题库 第九章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题库 第三章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题库 第四章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的筛选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