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阶段性

题目:中学老师上课时不能使用过于幼稚的语气词,不能把中学生当小学生看:同时也不能使用过于抽象的词汇,把中学生当成年人看。这是因为教师应关注到学生身心发展的( )。

解析:阶段性,强调不同阶段学生有不同发展特点,有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教育启示:不能搞"一刀切"、"一锅煮"。题干中,中学教师"不把中学生当小学生看","不能使用过于抽象的词汇",是注意了中学阶段的特点,给予不同的教学方法,故选择D。A选项个别差异性,强调不同学生间存在差异。教学启示:有的放矢,因材施教。B选项顺序性,强调发展过程是由低级到高级,有顺序的发展过程。教学启示:要循序渐进,不能"拔苗助长"。C选项互补性,强调某一种身心机能出现缺失,其它机能进行补充:教育启示:结合实际、扬长避短。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规律的反映。
  • 不平衡性

  • 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其中之一是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年龄段是不均衡的,对应本题题干,新生儿和青春期的发展速度较快,体现了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 [单选题]马克思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 )。
  •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解析:马克思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故选择D。A项,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学会、学以致用的目的。B项,因材施教,指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干差万别的,教师必须灵活地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发展。C项,实现教育机会均等,指每个社会成员在自然、社会或文化方面的不利条件均可在教育中得到补偿。社会成员,不论其种族、民族、性别、宗教信仰、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等方面有何不同,都可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机会。

  • [多选题]布鲁姆把教学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道德领域"三个方面。( )
  • 解析:布鲁姆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

  • [单选题]"开其意,达其辞。"这句话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 启发性原则

  • 解析:孔子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对学生的启发,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启发一词也由此而来。宋代朱煮对这句话做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意思是说当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时教师才适时地诱导、引发,"开其意,达其辞"。

  • [单选题]一位语文老师在教"奶"字时,亲切地对学生说:"看,左边是女字旁,右边像个驼背的人,这就是"奶奶"的"奶"字,奶奶的年纪大了,走路时背弯弯的,还需要拄着拐杖。"这位老师在教学中体现了( )。
  •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 解析: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题干中教师教"奶"字时,联系现实中奶奶的形象,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教师资格证-高中语文 教师资格证-高中数学 教师资格证-高中英语 教师资格证-高中物理 教师资格证-高中化学 教师资格证-高中生物 教师资格证-高中思想政治 教师资格证-高中体育与健康 教师资格证-高中美术 教师资格证-高中音乐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