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②④

题目:该品牌手机与其前几代产品差别大的原因主要是( )。我国某品牌智能手机通过国际市场采购所有零配件,首创了发烧友参与开发改进的模式。该手机的最新产品无论是外观款式还是硬件配置均改变了传统设计思路。①屏幕成本下降②市场需求变化③劳动力成本下降④创新能力提升

解析:题干信息可知,手机的外观款式和硬件配置发生了较大变化,原因主要是市场需求的变化及创新能力的提升。而劳动力价格与屏幕成本不是产品升级的主要原因。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材料: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老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一个人,他热爱孩子,感到和孩子在一起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们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马克思说:"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   根据上述材料给你的启示,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含义。题目自拟,立意自定,观点明确,分析具体,条理清晰,语言流畅。文体不限,不少于1000字。
  • 解析:【解析】写作思路:   (1)题目立意较为简单,主题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因为材料中所说的苏霍姆林斯基、马克思和高尔基的话语内容都在说"爱"这个主题,而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爱特指老师对学生的爱。   (2)可以写议论文,从师爱的重要意义或师爱的表现形式等角度去写,通过教师的日常工作中的具体事例或者历史上教师关爱学生的小故事来说明师爱的重要与伟大。可进行多种选择,没有固定的套路。   (3)扩充稳重的论据方面较难把握,建议可以搜集相应论据。   (4)关于教师的名言警句就比较多了,类似"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都可以用在作文中进行写作。   (一)评分标准:   一等(50-38)紧密围绕教育背景、教师身份写作,立意切合"教师爱学生的重要意义""教师爱学生的具体表现"等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情真意切、结构严谨、文体明确、语言优美、引经据典、字体优美;(教育学、心理学、教师职业素养,结合教育场景、学生心理,站在教育事业发展、教育体制改革的维度书写)   二等(37-25)站在教师立场思考主题,中心符合"对学生关心照顾""学生需要教师的关爱"等角度,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结构完整、文体突出,语言通顺、字迹清楚;(符合教师的职业素养,稍微联系理论和现实)   三等(24-12)中心基本符合题意、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感情基本真实、结构基本完整、文体基本符合、语言基本通顺、字迹潦草:   四等(11-0)"三观"观念错误,中心偏离题意、不明或立意不当、内容空洞、文体不明、矫揉造作、结构混乱、语病多、字迹难辨。(不具备作为教师的基本素质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基本写作能力欠缺)   (二)写作硬性扣分项目:写作与文章相关的硬伤主要集中在内容残缺和语言表达基本功上,主要几大硬性扣分项目有:标题:不写,扣5分;文章结尾:不写,字数多于600字,扣10分;少于600字,残文11分以下;语句错误:2个扣1分,5个扣3分,多余5个,字句错误降等,降12分。

  • [单选题]学生对背诵枯燥乏味的英文单词没兴趣,但对学好外语后可以帮助考研或涉猎更多的外文资料感兴趣,这种间接兴趣会引起和维持其学习外语的高度( )。
  • 有意注意

  • 解析:有意注意又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引起有意注意的条件:第一,明确的活动目的和任务;第二,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第三,培养对事物的间接兴趣。间接兴趣是指对活动目的或活动的最后结果的兴趣。题目中的注意类型属于有意注意。

  • [单选题]1972年,考古学家在发掘一座汉墓时发现一具女尸,不仅千年不腐,而且各部位和内脏器官的外形相当完整,各组织细微结构保存较好,为世所罕见。该墓葬的名称是( )。
  • 马王堆汉墓

  • 解析:1972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在长沙对马王堆汉墓进行发掘时,发现一具千年不腐的女尸。后经科学鉴定,该墓的女主人是辛追,这具女尸就是辛追夫人。

  • [单选题]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以学习教科书中的知识为主,这是一种简约的经过提炼的认识过程。这反映出教学过程的( )特点。
  • 认识的间接性

  • 解析:学生认识的客体是教材,教材是对客观世界的间接反映,即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已知的间接经验。学生是通过认识教材来最终达到认识客观世界的目的。故选择A。B项,认识的教育性指教学中学生的认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认识是发展的,认识中追求与实现着学生的知、情、行、意的协调发展与完全人格的养成。C项,认识的交往性指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教学活动是发生在师生之间的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学生的认识如果离开了师生在特定情境和为特殊目的进行的交往,教学活动的概念就可以扩大到生活教育的领域。D项,有领导的认识指学生的个体认识始终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区别于一般的认识过程,教学认识是在主客体之间"嵌入"一个起主导作用的中介因素--教师,形成学生(主体)--课程与教材(客体)--教师(领导)相互作用的特殊的"三体结构"。

  •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对民族乐器琵琶归类正确的是( )。
  • 弹拨乐器

  • 解析:我国民族乐器分为吹奏乐器、弹拨乐器、打击乐器和拉弦乐器四类。民族乐器琵琶属于弹拨乐器。故选择A。

  • [多选题]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依据是教育目的。( )
  • 解析:教育目的是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生产、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状况确定的。它反映了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检查和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据。

  • [单选题]台湾作家三毛小时候数学总是考不好,有一次数学老师把一份很难的考题给她做,结果她交了白卷。后来,数学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讽刺三毛,说她最喜欢吃鸭蛋,还在三毛眼睛周围画了两个大黑圈示众。从此,三毛离开了学校,把自己封闭在家里。这位数学老师的做法主要违背了( )。
  • 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 解析: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教师在贯彻这一原则的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内容:①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②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③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坚定不移地贯彻到底,督促学生切实做到。由题干所述可知.这位数学教师主要违背了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 [单选题]( )主编的《教育学》,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认知论,科学地解释教学过程,揭示学生认识的特点,概括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阐明教学应采用的原则,方法与组织形式,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领导作用。
  • 凯洛夫

  • 解析:凯洛夫前苏联教育家,他的《教育学》,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对我国建国后乃至现在的教育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故选择A。B项,《普通教育学》作者赫尔巴特。赫尔巴特是现代教育之父,也是传统教育之父。作品《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科学化和规范化。提出三中心论一一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将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提出"四阶段教学"理论一一清楚、联想、系统和方法:提出教育性教学原则一一德育与教学相结合:教育目的一一社会本位论,培养良好社会公民。C项,卢梭,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代表作品《爱弥儿》。提倡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认为教育的任务应该使儿童"归于自然"一一自然主义教育:教育目的上强调个人本位。D项,杜威是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进步教育代表人物。作品《民主主义与教育》。主要考点:提出三中心论一一"儿童中心(学生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教育的本质一一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学校即社会:强调做中学:强调五步教学法。

  • 推荐下载科目: 教师资格证-高中语文 教师资格证-高中英语 教师资格证-高中物理 教师资格证-高中化学 教师资格证-高中生物 教师资格证-高中思想政治 教师资格证-高中历史 教师资格证-高中地理 教师资格证-高中体育与健康 教师资格证-高中音乐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