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据《素问·脉要精微论》,“梦哭”是由于
正确答案 :A
肺气盛
解析:肺气盛
[单选题]调胃承气汤证见“蒸蒸发热”的机理是
正确答案 :D
里热外蒸
解析:调胃承气汤证
【原文】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
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
【释义】此三条论述阳明燥热证的证治。太阳病或汗或吐后,邪气传入阳明化热成燥;或阳明经表受邪,邪气循经入里化热成燥而形成本证。因阳明燥热上扰心神,故心烦;里热炽盛,故蒸蒸发热;燥实内结,腑气不通,故腹胀满。综合以上三条,调胃承气汤证当见心烦、蒸蒸发热、腹胀满,其病机当是邪热与阳明糟粕初结,里热炽盛为主、腑气不畅为辅。治以调胃承气汤泄热和胃,润燥软坚。
[单选题]桂枝汤证汗出的病机是
正确答案 :B
营卫失和,卫不固营
[单选题]湿热郁蒸肌肤可见
正确答案 :A
白痦
[单选题]药物“七情”的含义是指
正确答案 :C
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单行
解析:前人将单味药的应用和药与药之间的配伍关系,总结为七个方面,称为药物的“七情”。包括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
[单选题]半夏泻心汤适用于
正确答案 :B
脾胃虚弱,寒热错杂,症见心下痞满,但满不痛,呕吐下利者
解析:半夏泻心汤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
本方所治之痞,原系小柴胡汤证误下,损伤中阳,少阳邪热乘虚内陷,以致寒热错杂所致。治宜寒热平调,消痞散结。方中半夏散结消痞,和胃降逆,干姜温中散寒,助半夏温胃消痞。黄连黄芩泻热开痞,人参、大枣、甘草健脾益气,炙甘草调和诸药,七味相合,使寒热得除,气机得畅。
生姜泻心汤即半夏泻心汤减干姜二两,加生姜四两而成,意在和胃而降逆,宣散水气而消痞满,配合辛开苦降、补益脾胃之品,适于水热互结于中焦,脾胃升降失常之痞证。甘草泻心汤即半夏泻心汤加重炙甘草用量,重在调中补虚,适于胃气虚弱,寒热错杂之痞证。
[单选题]清暑益气汤(《温热经纬》)的功用是
正确答案 :C
清暑益气,养阴生津
解析:清暑益气汤的组方原理及其与竹叶石膏汤的鉴别应用
本方主治暑热气津两伤证。治宜清暑益气,养阴生津。方中以西洋参益气生津,养阴清热,合西瓜翠衣清热解暑,共为君药。荷梗可以解暑清热,又可理气宽胸;石斛、麦冬助西洋参养阴生津,共为臣药。黄连苦寒,其功专于泻火,以助清热祛暑之力。知母苦寒质润,滋阴泻火;竹叶清热除烦,为佐药。甘草、粳米益胃和中,为使药。
清暑益气汤与竹叶石膏汤皆可治暑热耗伤气津之证,症见身热汗多、口渴心烦、脉虚数等。但竹叶石膏汤以石膏与麦冬为主,功善清热泻火养阴,辅以人参、半夏调和脾胃,重在清解余热,兼以益气生津和胃。清暑益气汤以西洋参、石斛、麦冬为主,功善益气养阴,重在益气养阴生津。
[单选题]贝母瓜蒌散的组成药物中不含
正确答案 :B
胆南星
解析:贝母瓜蒌散的组方原理
本方所治之证乃肺燥伤津,津灼为痰所致。治当润肺清热,理气化痰。
方中瓜蒌清肺润燥,理肺化痰,为君药。贝母润肺清热,化痰止咳,助瓜蒌清肺润燥;天花粉润燥生津,清热化痰,助瓜蒌润肺化痰,共为臣药。橘红理气化痰,使气顺痰消;茯苓渗湿健脾,以杜痰生之源;桔梗宣利肺气,使肺气宣降有权,共为佐药。诸药配伍,以使肺燥得润,肺热得清,痰邪得化,肺气得平,病证得除
[单选题]不属于人格的投射类测验的是
正确答案 :E
范畴测验
[单选题]我国古代最杰出的医德经典是
正确答案 :B
孙思邈的《大医精诚》
解析:孙思邈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单选题]百会穴位于头正中线上
正确答案 :D
后发际直上7寸
解析:百会
定位 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或当头部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
主治 ①痴呆、中风、失语、瘈疭、失眠、健忘、癫狂痫证、癔症等神志病证;②头风、头痛、眩晕、耳鸣等头面病证;④脱肛、阴挺、胃下垂、肾下垂等气失固摄而致的下.陷性病证。
操作 平刺0.5~0.8寸;升阳举陷可用灸法。
[单选题]平刺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的角度为
正确答案 :A
15°
解析:平刺 又称横刺、沿皮刺。即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角左右沿皮刺入。
[单选题]根据骨度分寸法,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为( )
正确答案 :B
5寸
[单选题]不与足少阴肾经相联系的脏腑是( )
正确答案 :D
脾
[单选题]提出"刺有大小"的文献是( )
正确答案 :E
《针灸大成》
[单选题]我国现存最早的舌诊专著是
正确答案 :D
《敖氏伤寒金镜录》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