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①②③④

题目:男同学小张平时自由散漫,学习不认真,一天在课堂上他用手机给班上的女同学发短信"曾某,我爱你"。王老师发现后便当场收缴了小张的手机,并将其短信向全班同学宣读,同时指责其"思想堕落,道德败坏"。下课后小张要求王老师归还手机,王老师说,这是罪证不能归还,要交学校德育处。校长指出王老师犯了以下错误:①未经学生同意翻看短信侵犯学生的隐私权;②批评的话语侵犯学生的人格权;③收缴手机侵犯学生的财产权;④作为老师不能以违法方式对待学生的违纪行为。你认为校长的说法正确的有( )。

解析:隐私权指学校和教师有义务保护学生私人、不愿或不便让他人干涉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信息或生活领域不被他人所知的权利。人格尊严权指学校、教师应当尊重学生尊严,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财产权是指具有物质财富内容,直接和经济利益相联系的民事权利。题干中校长的说法都是正确的,教师不能以违法方式对待学生的违纪行为。故选择D。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关于班主任的配备与选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专职班主任制度

  • 解析:《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第五条:班主任由学校从班级任课教师中选聘。聘期由学校确定,担任一个班级的班主任时间一般应连续1学年以上。B选项,专职班主任制度说法错误,故选择B。

  • [单选题]下列人物中,既是诗人也是画家的是( )。
  • 王维

  • 解析: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他的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他的画作主要有《山水论》等,故选择B。A选项,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C选项,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D选项,李商隐是晚唐著名诗人。

  • [多选题]校园文化可以细分成( )。
  • 学校物质文化

    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

    学校精神文化

  • 解析:在不同层次,可以把校园文化细分成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学校精神文化等。

  • [单选题]短时记忆的容量是( )个组块。
  • 7±2

  • 解析:根据记忆内容保持的时间长短划分,可以分为:瞬时记忆(也叫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其中,短时记忆又称工作记忆,是指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内的以及,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个组块。故选择B。瞬时记忆的容量很大,记忆容量为9-20个比特。长时记忆的容量无限。

  • [单选题]对自己能力估计过高,习惯于把失败归咎于别人的人格障碍属于( )。
  • 偏执型人格

  • 解析:偏执型人格的主要特征是对自己能力估计过高,习惯于把失败归咎予别人:强迫型人格多表现为刻板固执,优柔寡断;回避型人格主要表现为懦弱胆怯:冲动型人格则明显表现为情感爆发与行为冲动。

  • [多选题] 材料: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轲以此得名,而短短的两句诗乃永垂于千古。在诗里表现雄壮的情绪之难,在于令人心悦诚服,而不在嚣张夸大;在能表现出那暂时的感情后面蕴藏着的更永久更普遍的情操,而不在那一时的冲动。大约悲壮之辞往往易于感情用事,而人在感情之下便难于辨别真伪,于是字里行间不但欺骗了别人,而且欺骗了自己。许多一时兴高采烈的作品,事后自己读起来也觉得索然无味,正是那表现欺骗了自己的缘故。《易水歌》以轻轻二句遂为千古绝唱,我们读到它时,何尝一定要有荆轲的身世。这正是艺术的普遍性,它超越了时间与空间而诉之于那永久的情操。   "萧萧"二字诗中常见。古诗:"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风萧萧"三字所以自然带起了一片高秋之意。古人说"登山临水兮送将归",而这里说:"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它们之间似乎是一个对照,又似乎是一个解释,我们不便说它究竟是什么,但我们却寻出了另外的一些诗句。这里我们首先记得那"明月照积雪"的辽阔。   "明月照积雪",清洁而寒冷,所谓"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易水歌》点出了寒字,谢诗没有点出,但都因其寒而高,因其高而更多情致。杜诗说"风急天高猿啸哀",猿啸为什么要哀,我们自然无可解释。然而我们不见那"朔风劲且哀"吗?朔风是北风,它自然要刚劲无比,但这个哀字却正是这诗的传神之处。那么壮士这一去又岂可还乎?一去正是写一个劲字,不复还岂不又是一个哀字?天下巧合之事必有一个道理,何况都是名句,何况又各不相关。各不相关而有一个更深的一致,这便是艺术的普遍性。我们每当秋原辽阔,寒水明净,独立在风声萧萧之中,即使我们并非壮士,也必有壮士的胸怀,所以这诗便离开了荆轲而存在。它虽是荆轲说出来的,却属于每一个人。"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我们人与人之间的这一点相知,我们人与自然间的一点相得,这之间似乎可以说,又似乎不可以说,然而它却把我们的心灵带到了一个更辽阔的世界去。那广漠的原野乃是生命之所自来,我们在狭小的人生中早已把它忘记,在文艺上乃又认识了它,我们生命虽然短暂,在这里却有了永生的意味。   专诸刺吴王,身死而功成;荆轲刺秦王,身死而事败。然而我们久已忘掉了专诸,而在赞美着荆轲。士固不可以成败论,而我们之更怀念荆轲,岂不正因为这短短的诗吗?诗人创造了诗,同时也创造了自己;它属于荆轲,也属于一切的人们。(选自林庚《说(易水歌)》   问题:   (1)文章论述的中心观点是什么,请简要概括。(4分)   (2)怎样理解"诗人创造了诗,同时也创造了自己;它属于荆轲,也属于一切的人们"?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10分)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教师资格证-初中物理 教师资格证-初中化学 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 教师资格证-初中思想品德 教师资格证-初中历史与社会 教师资格证-初中地理 教师资格证-初中体育与健康 教师资格证-初中美术 教师资格证-初中信息技术 教师资格证-初中音乐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