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备受列强凌辱,有识之士开始关注世界形势,力图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逐渐将中国引向近代化的道路。中国迈出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是()。
  • 正确答案 :C
  • 洋务派“师夷长技”的思想付诸实践

  • 解析:近代化主要表现为经济的工业化、政治的民主化、思想文化的科学化和理性化。A 项和B项不对,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但不是迈向近代化历程的第一人,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但没有付诸实践;D项不对,戊戌变法是在1898年,在时间上晚于C项。C项符合,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洋务派引进西方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

  • [单选题]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实业经济获得一定发展。促使革命前后实业经济发展的相同原因是()。
  • 正确答案 :A
  • 政府鼓励发展实业的政策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晚清的新政改革在内外压力之下被迫采取鼓励发展实业的政策,而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则积极主动的推行鼓励发展实业的政策,所以 A项是二者的共同点。

  • [单选题]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相比,最主要的不同之处是()。
  • 正确答案 :C
  • 对西方文明的态度

  • 解析: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参加者都以农民为主体,故A项是相同之处。两次运动都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故B项也是相同之处。D项虽是不同之处,但不是最主要的不同之处。“对西方文明的态度”既体现了义和团运动的局限性,又体现了太平天国运动进步性的一面,是二者不同之处的最主要表现。

  • [单选题]1960年冬,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其中“调整”主要是指()。
  • 正确答案 :D
  • 调整国民经济比例关系

  • 解析:解题时要联系当时的历史背景。“八字方针”是在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的情况下,为战胜困难而采取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党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指导方针的一次重要转变。所以,“调整”就是理顺国民经济中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

  • [单选题]“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450万千克。”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正确答案 :A
  • 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解析:B项内容是在1953年开始的,不是1978年正式开始的,所以排除B项。C项和D项内容出现在1958年。题干中所说的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以小岗村为表率,实行包产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才能获得丰收。所以答案选择A项。

  • [单选题]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
  • 正确答案 :C
  • 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

  • 解析: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的原则是嫡长子继承制,即玉位和财产必须由长嫡长继承,在这一制度下太子亡就应该由太子的嫡长子,也就是嫡长孙继位。

  • [单选题]下列关于秦朝的表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 正确答案 :D
  • 私学也可以教授律令

  • 解析:秦统一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禁私学、“焚书坑儒”等极端措施,故D项不符合秦朝历史,当选。

  • [单选题]2013年,欧盟因贪污造成的损失高达1万亿人民币,“网络反腐”“正能量”“职务犯罪”等也成为中国媒体关注率最高的词汇。以下我国古代的历史现象与以上材料主旨关系不大的是()。
  • 正确答案 :D
  • 清代军机处的设置

  • 解析: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清代军机处的设置与“网络反腐”“职务犯罪”没有任何关系,因为清代军机处并不是一个监察机构,也不具备反腐、预防职务犯罪等机构功能和机构特征。所以,我国古代的历史现象与材料主旨关系不大的只有D项。

  • [单选题]2013年7月10日人民网:“5000年中华文明绘就了一条通往欧洲的丝绸之路,也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线路。”当年唐玄奘在这条线路上旅行时不可能见到的文明现象是()。
  • 正确答案 :C
  • 粉彩瓷、活字版佛经深受欢迎

  • 解析:粉彩瓷、活字版佛经都是在唐朝之后才得以发明并广泛应用的。所以,当年唐玄奘在这条线路上旅行时不可能见到的文明现象只能是C项。

  • [单选题]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正确答案 :B
  • 宗法制的衰落

  • 解析: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一开始的时候姓氏反映了血缘关系,特别是指贵族的血缘关系,“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反映的就是宗法制的强盛,反映的就是宗法制的盛行,而后来随着宗法制的衰落,“百姓”也就成为了普通民众的通称。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推荐科目: 中国史题库 世界史题库 知识与能力(综合练习)题库 初中历史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题库 初级中学历史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