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与釉质龋相似,早期牙骨质龋为表层下脱矿

题目:以下关于牙骨质龋的描述,正确的是()

解析:牙骨质龋的发生始于菌斑下,早期病变为表层下脱矿。牙骨质龋进展相对较快,且颈部牙骨质很薄,所以病变很快进展到牙本质。当牙骨质龋进展缓慢时,在相应的牙髓腔侧可出现修复性牙本质。因此,正确答案为A。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下列各层中,不属于口腔黏膜上皮基本结构的是()
  • 透明层

  • 解析:口腔黏膜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由角质形成细胞和非角质形成细胞组成,以角质形成细胞为主,可分为角化和非角化复层扁平上皮,由四层细胞构成。角化复层扁平上皮从深层到表面依次为:基底层、棘层、颗粒层和角化层;非角化复层扁平上皮从深层到表面依次为:基底层、棘层、中间层和表层。而透明层为皮肤表皮的组织结构之一,皮肤表皮从深层到表面依次为: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和角质层。因此,D项是错误的。

  • [单选题]以下关于牙髓息肉的描述,正确的是()
  • 主要表现为慢性炎症性牙髓组织的过度增生

  • 解析:牙髓息肉又称慢性增生性牙髓炎,常发生在乳磨牙或第一恒磨牙。患牙有较大的穿髓孔且根尖孔粗大,牙髓血运丰富。牙髓息肉主要病理表现是炎性牙髓组织增生呈息肉状,经穿髓孔突出。根据构成成分不同,将其分为溃疡型和上皮型,溃疡型牙髓息肉为增生的炎性肉芽组织,上皮型牙髓息肉表面被覆复层扁平上皮。因此,正确答案为B。

  • [单选题]关于上皮异常增生的病理改变,不包括()
  • 基底细胞突破基底膜进入上皮下结缔组织

  • 解析:上皮异常增生可发生以下变化:①上皮基底细胞极性消失;②出现一层以上基底样细胞;③核浆比例增加;④上皮钉突呈滴状;⑤上皮层次紊乱;⑥有丝分裂增加;⑦上皮浅表1/2出现有丝分裂;⑧细胞多形性;⑨细胞核浓染;⑩核仁增大;⑩细胞黏着力下降;⑥错角化。根据以上项目出现的数目,可分为轻、中、重度上皮异常增生。重度异常增生实际上就是原位癌,其上皮层内细胞发生恶变,但基底膜尚完整,未侵犯结缔组织。如恶变上皮细胞突破基底膜,侵犯结缔组织,则为浸润性鳞状细胞癌。因此,E项是错误的。

  • [单选题]腺样囊性癌的细胞成分主要为()
  • 导管内衬上皮和肌上皮细胞


  • [单选题]女,31岁。拔下颌智齿后出现渐进性张口受限,颌下淋巴结肿大,下颌支后缘及翼下颌皱襞处轻度肿胀,有压痛。诊断为间隙感染。最可能为何间隙感染()
  • 翼颌间隙

  • 解析:翼下颌间隙位于下颌支内侧骨壁与翼内肌外侧面之间。前界为颞肌及颊肌;后为腮腺鞘;上为翼外肌的下缘;下为翼内肌附着于下颌支处;呈底在上、尖向下的三角形。感染来源:常见为下颌智齿冠周炎及下颌磨牙尖周炎症扩散所致。

  • [单选题]镜下以炎性肉芽组织为主的病损为()
  • 化脓性肉芽肿

  • 解析:先天性龈瘤见于新生儿口腔中,镜下颗粒细胞性瘤细胞呈片块状排列,细胞体积大,细胞质丰富,含嗜酸性颗粒。妊娠性龈瘤是妊娠患者发生的血管性龈瘤,内分泌改变对此瘤有影响。肉芽肿性龈瘤镜下主要表现为炎性肉芽组织形成。纤维性龈瘤由富于细胞的肉芽组织和成熟的胶原纤维束组成。巨细胞性龈瘤镜下见富于血管和细胞的间质内含有多核巨细胞,呈灶性聚集。

  • [单选题]面发育沟成“十”字形的牙是()
  • 下颌第二磨牙


  • [单选题]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成分是()
  • 脂磷壁酸

  • 解析:细菌的许多细胞成分本身就是毒力因子,和细菌的致病性密切相关,如革兰氏阴性菌的胞壁外膜脂多糖成分就被称为内毒素,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成分是脂磷壁酸,如变链菌的胞壁脂磷壁酸和其粘附密切相关,是重要的致龋毒力因子。而龈沟液中的许多成分与牙周病的活动性相关,有时可以作为临床观察牙周病活动性的辅助指标,如天门冬氨酸基转移酶。

  • 推荐下载科目: 口腔医学专业知识题库 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题库 口腔医学基础知识题库 口腔材料学题库 口腔生物学题库 医学伦理学题库 口腔临床药物学题库 口腔内科学题库 口腔颌面外科学题库 口腔医学相关专业知识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