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正确答案 :C
  • 对无其他监护人的孤儿应由民政部门设立的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

  •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对孤儿、无法查明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以及其他生活无着的未成年人,由民政部门设立的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故选择C。《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十七条规定:未成年人出售烟酒,或者没有在显著位置设置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标志的,由主管部门责令改正,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故A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条规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图书馆、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应当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展览馆、美术馆、文化馆以及影剧院、体育场馆、动物园、公园等场所,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未成年人免费或者优惠开放。并非所有的公园都是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故C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于1999年1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于2007年6月1日起施行。故D错误。

  • [单选题]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 ),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制方面全面发展。
  • 正确答案 :A
  • 素质教育

  •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条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故选择A。

  • [单选题]阅读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反思片段,按要求答题文本解读是阅读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切入点。学生通过品味语言能够走进文本深处,汲取作者的言语智慧,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教师从文本解读入手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更容易关注到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促进学生形成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学生围绕文本解读开展实践活动,也更容易激发自身的探究欲望,形成积极的探究心理。在研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尤其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运用语文积累解决问题;学会通过研读、讨论和反思,提高整体感知、信息提取、推断阐释、鉴赏评析等核心阅读能力,为未来深入开展研究性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对上述教学反思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 正确答案 :C
  • 学生在阅读中提出的问题都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价值

  • 解析:A选项,题干中表明“文本解读是阅读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切入点”,分析正确;B选项,题干中表明“学生通过品味语言能够走进文本深处,汲取作者的言语智慧,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分析正确;C选项,题干中表明“教师尤其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但学生提出的问题“都具有”研究意义,说法过于绝对,学生在阅读中所提出的问题也可能是偏离文本,与文本内容无关的,分析错误;D选项,题干中表明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学会通过研读、讨论和反思,提高整体感知、信息提取、推断阐释、鉴赏评析等核心阅读能力,为未来深入开展研究性学习奠定坚实基础”,也就是说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分析正确。故选择C。

  • [多选题]阅读文本材料和具体要求,回答19~21题。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原文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呜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课文介绍本课文选自某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2第二单元第四课《诗三首》,另外两首诗为《涉江采芙蓉》和《短歌行》。同单元另外三篇课文为《诗经》二首、《离骚》和《孔雀东南飞》。单元说明这个单元学习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这一时期产生了在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上都堪称后世诗歌典范的伟大作品,诗人们在许多方面都做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新诗体、新流派和新的表现手法相继出现,为唐代诗歌高潮的出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习这个单元,要注意反复吟味,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注意不同的作品在创作手法上的独创性,还要注意不同诗体的节奏,感受由此产生的不同情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相关要求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学生情况高一年级,班额50人。教学条件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PPT。播放音频、视频文件,投影实物。 19.问题:根据上述材料,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并具体说明确定的依据(不可照抄材料)(20分) 20.选择其中一个具体的教学目标。设计一个教学片段,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20分) 21.设计一个具体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完成下面的[研讨与练习]。(25分)[研讨与练习]仔细品味下列陶渊明的诗句,说说它们在动词的使用上有什么共同特点。1.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归园田居(其一)》)2.有风自南,琴彼新苗。(《时运(其一)》)3.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拟古(其七)》)4.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荫。(《和郭主薄(其一)》)5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
  • 正确答案 :

  • [单选题]阅读《雨巷》教学反思(节选),按照要求答题。近几年在优质课评选中听过不少老师讲过这篇诗歌,但大多数老师把时间用在分析“雨巷”“我”“丁香”“油纸伞”等意象的象征意义及诗歌的主题思想上。虽说这样的设计并无不妥,但总感觉这样的课过于理性,对文本的解析过于清晰,诗的韵味大打折扣。而赵老师深谙诗歌创作鉴赏的规律,所以他的课堂很注重情境氛围的营造。在舒缓忧伤的轻音乐中,老师如诗的导语一下子将学生引入了诗的境界:“暮春时节,烟雨江南,有道是: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漫步江南的小巷,你的耳边安静了下来,只有细丝般的丝雨摩挲青石板的声响,这个时候你的心里会涌起一种什么样的思绪?撑一柄油纸伞,化身多情的江南才子,这节课我们走进戴望舒的雨巷,去品一品那番韵味。”接着在展示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后(课前学生已充分预习课文),通过大屏幕展示两幅丁香的图片,两首描写丁香的古诗,寥寥数语就厘清了丁香这个意象的象征意义,进而归总出越是美的东西越容易凋谢的哲理,通过流星、昙花、海市蜃楼、梦等例子加以印证。问题的处理不蔓不枝,较好地解决了本课的重点、难点。对该教学反思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正确答案 :C
  • 诗歌的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不应该是课堂教学的重、难点

  • 解析:诗歌教学中分析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引导学生分析诗人如何描写事物、寄托了怎样的感情,从而领会诗人要表达的主题,也是诗歌教学中的重点,C项说法错误。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必典考试
    推荐科目: 教师资格证-高中语文 教师资格证-高中数学 教师资格证-高中物理 教师资格证-高中生物 教师资格证-高中思想政治 教师资格证-高中历史 教师资格证-高中地理 教师资格证-高中美术 教师资格证-高中信息技术 教师资格证-高中音乐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