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B

乙应当支付剩余20%的货款 甲未交付产品合格证与原产地证明,构成违约,但货物损失由乙承担

题目:甲、乙约定:卖方甲负责将所卖货物运送至买方乙指定的仓库。甲如约交货,乙验收收货,但甲未将产品合格证和原产地证明文件交给乙。乙已经支付80%的货款。交货当晚,因山洪暴发,乙仓库内的货物全部毁损。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解析:本题考核买卖合同中的风险转移、违约责任。甲未交付合格证和原产地证明,没有达到“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程度,不构成根本违约.乙无权要求解除合同。所以选项C错误。货物已经实际交付给乙,且乙已经验收收货。因此,货物毁损、灭失的风险由乙承担,甲有权要求乙支付剩余的20%的货款,且无需更换已经毁损的货物。所以选项D、E错误。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乙公司为从事印刷业务的企业(一般纳税人),甲地级市国税局在对乙公司进行检查时,发现该公司存在如下问题:(1)乙公司通过销毁发票存根联、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少列、不列收入等手段,共计少缴税款30万元,占应纳税额的20%。(2)乙公司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申报办理税务登记。(3)乙公司曾为税务机关承印增值税专用发票。在完成印刷任务后,该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印版仍暂保留在A公司手中,而未由税务机关收回。乙公司使用该印版私自印制增值税专用发票但尚未出售。经税务机关核实,甲地级市国税局除责令其限期补缴少缴的税款30万元外,还依法对其罚款3万元。乙公司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申报办理税务登记,税务机关可以()。
  • 责令改正

    处2000元以下罚款

  • 解析: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申报办理税务登记,税务机关可以责令改正,处2000元以下罚款。

  • [单选题]甲于1984年在外地工作,一直在外地居住,其在某镇有住房两间,委托朋友乙照看。乙于1986年因车祸死亡,甲对此并不知晓。2006年12月18日,甲在该镇居住的另一个朋友告知甲:1987年12月5日,甲在该镇的邻居丙在修理自家院墙时,已将甲的住房拆毁一间。甲非常气愤,准备起诉丙。甲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至()届满。
  • 2007年12月5日

  • 解析:依《民法通则》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本案中,甲的权利受到侵害之日为1987年12月5日,其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之日为2006年12月18日,故其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至2007年12月5日届满。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行政处罚法律制度题库 涉税服务相关法律综合练习题库 行政诉讼法律制度题库 刑事诉讼法律制度题库 刑罚题库 物权法律制度题库 刑法基本理论题库 破产法律制度题库 公司法律制度题库 民法基本理论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