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宗法制的衰落

题目: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解析: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一开始的时候姓氏反映了血缘关系,特别是指贵族的血缘关系,“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反映的就是宗法制的强盛,反映的就是宗法制的盛行,而后来随着宗法制的衰落,“百姓”也就成为了普通民众的通称。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中国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其理由是()。①规模超过兴中会等组织②有公认的领导人③有明确的革命纲领④有严密的组织机构
  • ②③④

  • 解析:①的内容不正确。政党与团体不同,政党组织机构完备、有革命纲领等。②、③、④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判断是正确的。

  • [单选题]“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450万千克。”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解析:B项内容是在1953年开始的,不是1978年正式开始的,所以排除B项。C项和D项内容出现在1958年。题干中所说的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以小岗村为表率,实行包产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才能获得丰收。所以答案选择A项。

  • [单选题]某人在演讲时引用了商鞅的军功爵制、隋唐科举制、梭伦的财产等级制来阐述其观点。他演讲的题目可能是()。
  • “改革要致力于促进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得知,商鞅的军功爵制、中国隋唐科举制、雅典梭伦的财产等级制都是破除既有的贵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都致力于促进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所以答案选D项。

  • [单选题]《司马光奏议》载:“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公家之利,舍其细而取其大,散诸近而取诸远则商贾流通矣,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在这里,司马光()。
  • 指出促进商业流通的重要性

  • 解析:分析题于“散诸近而取诸远则商贾流通矣”提出了促进商业流通的办法,而“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是材料的落脚点,即商业流通了,国家就会有求必得,说明促进商业流通的重要性。所以答案为B项。

  • [单选题]西方学者比较中世纪的中西城市,认为:中国城市处于朝廷行政官僚的控制之下,城市在司法审判上表现出随意性,而欧洲的城市则更为自治和独立,大多数城市都有宪章和民法法典保护公民的法律权利。欧洲城市中的商业影响也要强大得多。在中国城市工商业中,国家起了主导作用(如盐铁官营)。以下作为上述材料的研究主题合适的是()。
  • 中国官营手工商业和西方城市商业发展的对比

  • 解析:材料并没涉及体制问题,所以排除A项;材料所讲的是中世纪的中国和欧洲城市发展特点的不同,并未涉及城市化进程的速度,所以排除B项;在统治理念上,西方是法制,中国是人治,所以D项错误。由此可知材料研究主题合适的是中国官营手工商业和西方城市商业发展的对比。所以答案选C项。

  • 推荐下载科目: 中国史题库 世界史题库 知识与能力(综合练习)题库 初中历史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题库 初级中学历史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