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端午
题目:"屈氏已沉死,初任哀不容",这句诗中蕴含我国哪一个节日。( )
解析:端午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在农历五月初五。一般认为,该节与纪念屈原有关。主要民俗活动有:以吃粽子、赛龙舟等来悼念他。端午习俗有喝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驱"五毒"等。故选择C。A选项,中秋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团圆节。在农历八月十五,故称中秋。主要民俗活动有: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等。B选项,重阳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主要民俗活动: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现定为老人节。D选项,中元节是我国四大祭祖节日之一,七月十五日,俗称七月半。道教称为中元节,佛教称为盂兰节,民间旧称鬼节。主要民俗活动:上坟扫墓,祭祀祖先。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14岁的小强去某网吧,网吧下列行为符合《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的有( )。
不允许小强进入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六条规定: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未成年人禁入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故选择C。
[单选题]下列作品中,以李隆基和杨玉环爱情故事为题材的是( )。
白居易《长恨歌》
解析:白居易《长恨歌》是以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为题材的。故选择A。B选项,王安石《明妃曲》是以昭君出塞为题材的。C选项,陆游《钗头凤》是以自己和原配的爱情故事为题材的。D选项,吴伟业《圆圆曲》是以陈圆圆和吴三桂的爱情故事为题材的。
[多选题]材料:
《书窗上的那轮明月》王清铭
假如能透过书窗窥见古人窗前的那轮明月,精明的现代人才算拥有完整意义上的聪明。物质日益丰富的今天,有什么比滋养心智更需要的?
现代城市里的楼房越高,离月亮的距离越远。都市的灯光早已把明月挤压为昏黄的一片,明月照样从海上升起,但在此时的都市蜗居里,投射过来的只是高楼斑驳的影子。如果有几片月光挤进霓虹灯光、白炽灯光留出的缝隙,也如受污染的水;汽车笛声、影视音响、电话铃声,将月光搅得更加浑浊,不留下一小片安静,来安放一张书桌。偌大的城市,月光和书很难找到安身立命的地方。
门是生活的进出口,窗可以说是天的进出口,都市的天空被高楼割裂了,明月也难以进出喧嚣都市人动荡的心灵。即使是在闭门索居的日子,有几个人能端坐书窗前,让月光布满内心空间?何况天上的那轮明月,只徘徊在都市边缘,在城里办理不到一份"暂住证"。
钱钟书先生说: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现代都市人进出更多的是各种各样的门,却极少去拥有一框用以心灵眺望的窗子,更无闲人闲读书的闲情去掬一把透过书窗的月光,洗涤心灵的尘垢。
偶然记下宋代刘子军的两句诗:明月不知君已去,夜深还照读书窗。明月不知读书人已去,淹没在都市的红尘中;明月夜深来照的,也不是书声朗朗的书窗了,有的只是装潢和功利。都市也有读书人,但读书时想的是文凭、职称、职位,急功近利的他们懂得用描谱仪鉴定金钱的金黄色的纯度,却无暇顾及书窗上的那轮明月的皎洁银白。临月漫披卷,凭栏且数星,看不见月和星的都市人咀嚼书中文字为腹内经纶,想到的只是经世致用,读书蜕变为苦事。月窗搀烛影,风叶乱琴声,聒耳的大概是名利裹挟着的喧嚣吧。
月是该镶嵌在窗子里看的,好比画配了框子。开了窗邀约清风明月进来占领,其实是拥有一轮属于自己的明月。钱钟书先生还说,窗比门代表更高的人类进化阶段。我以为书窗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书窗的退化乃至消失是现代人沦落的一种方式,让高楼大厦侵占了心灵的家园。
读书本是一件赏心乐事。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写到书窗玩月的情景: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我想,还有半墙的明月大概都筛落于他飘逸的心头吧。闲读书、读闲书、读书闲,注重的是读书时的闲逸、闲散,把读书当休闲,忘却虚名浮利,获得一种周国平先生所说的"丰富的安静"。并不是休闲时才读书,而是读书时读出闲情逸致,把知识化为脑中的智慧,滋养心灵。淡去功名之心,以休闲的心态去读书,让书窗上的那轮明月将思绪漂白、沉淀。
书窗上的那轮明月,照古人,亦照今人。灯红酒绿的繁华并不完全拒绝栖居的诗意,倚南窗以寄傲,也寄托闲情。明月多情,随人处处行。
问题:
(1)结合上下文,解释"现代城市里的楼房越高,离月亮的距离越远"这句话的意思。(4分)
(2)作者认为在"灯红酒绿的繁华"中该怎样"诗意栖居"?(10分)
[单选题]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不包括( )。
学校
解析:本题考查了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包括三个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其中,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措施等及其相互联系的总和。学校不属于教育的三大基本要素之一,故选择B。
[单选题]编写教材(教科书)的直接依据是( )。
课程标准
解析:课程标准,是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某门学科内容及其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新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故选择C。A选项,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指导和规定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B选项,课程目标是课程标准的核心组成部分。D选项,课程内容中,没有课程说明的概念,排除。课程内容,除了课程标准和课程计划,还有教材。教材又称课本,它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通常按学年或学期分册,划分单元或章节。课文是教材的主体部分,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它为教师备教案、上课、布置作业、学生学习成绩检查评定提供了基本材料。
[多选题]知觉的特性包括( )。
整体性
选择性
恒常性
解析:知觉具有理解性、选择性、整体性和恒常性特征。
[单选题]算赋、口赋和租庸调制的共同之处是( )。
都以人丁为征税标准
解析:汉代的算赋和口赋以及唐代的租庸调制均是以成年男性作为征税标准。直到清代摊丁入亩后才取消这种征税标准,C项符合题干要求。
[单选题]“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与汉联姻,学汉礼法。”这些关键词与哪一事件有关?( )。
北魏孝文帝改革
解析:484年,北魏孝文帝实行改革,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为实行一系列的汉化措施,包括学习汉族文化,仿照汉人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提倡易汉服、讲汉话、改汉姓、通汉婚、定门第、改籍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