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过敏性紫癜
题目:男性,17岁,3日来出现皮肤紫癜,以下肢为主两侧对称,颜色鲜红,高出皮肤表面,伴有关节及腹痛,化验HGB120g/L,WBC5.6×109/L,PLT150×109/L,BT正常,应诊断为()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增高见于()
类白血病反应
[单选题]急性白血病浸润的体征最多见于()
淋巴结、肝脾肿大
[单选题]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常见于()
A.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E.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单选题]男性,19岁,2周前出现低热、咽痛,后出现皮肤紫癜,伴血尿、关节肿痛。化验HGB121g/L,WBC9.6×109/L,PLT120×109/L;尿常规:RBC(++),蛋白(++),APTT正常,束臂试验(+)。应诊断为()
[单选题]以下疾病是珠蛋白肽链量异常所致的是()
海洋性贫血
[单选题]关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描述不正确的是()
温抗体多为IgA
[单选题]下列哪项用于监测肝素用量是否过量()
APTT(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解析:肝素监护最常用者为APTT,正常值为(40±5)秒,肝素治疗使其延长60%~100%为最佳剂量。肝素过量可用鱼精蛋白中和,鱼精蛋白Img可中和肝素100U。
[单选题]急性型DIC高凝期患者的治疗原则,除消除病因、治疗原发病外,应首先考虑()
及早应用肝素
解析:DIC在高凝期,各种病因导致凝血系统被激活,凝血酶生成增多,微血栓大量形成,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抗凝治疗是终止DIC病理过程、减轻器官损伤,重建凝血一抗凝平衡的重要措施。一般认为,DIC的治疗应在处理基础疾病的前提下,与凝血因子补充同步进行,肝素适用于DIC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