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去甲肾上腺素
题目:男性,55岁,因感染性休克入院。以下哪种血管活性药物首选()
解析:感染性休克首选血管活性药物为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而多巴酚丁胺为二线药物,多与去甲肾上腺素合用,去甲肾上腺素效果差时可考虑使用肾上腺素和血管加压素。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肾前性少尿鉴别要点不包括()
补液试验或利尿后尿量无明显增加
解析:补液试验是鉴别肾前性少尿的方法之一,具体操作是30~60分钟输入250~500ml晶体液,尿量增加提示为肾前性少尿,继续补液,如果没有反应,可用甘露醇及利尿药进一步鉴别诊断。故选择C。
[单选题]危重病人出现一系列的代谢紊乱,以下哪种情况可进行营养代谢支持()
有效复苏后的急性重症胰腺炎
解析:存在明显容量不足、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存在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均不是进行营养支持的安全时机,此时应积极实现有效的容量与循环复苏。原发病需立即进行手术者,不宜强求营养支持,以免延误对原发病的治疗和增加代谢紊乱。急性重症胰腺炎是高代谢疾病,在有效复苏后应该进行营养支持。
[单选题]下列关于应激条件下,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对血糖的调节机制中正确的是()
可出现"高血糖、高胰岛素"的胰岛素抵抗
解析:严重创伤早期,受血浆儿茶酚胺影响,α受体抑制胰岛素分泌;应激期间,血浆胰岛素浓度可受血浆皮质醇、甲状腺素、胰高血糖素和游离脂肪酸水平的影响,表现为胰岛素浓度正常或偏高;可出现"高血糖、高胰岛素"的胰岛素抵抗;应激的高分解代谢期,常导致糖酵解和肝糖原异生增强;肝、骨骼肌、心脏等器官在持续炎症作用下对糖原的摄取能力下降。
[单选题]患者,女性,35岁,因突发上腹疼痛伴恶心、呕吐1天入院,诊断为重症胰腺炎,入院后出现进行性气促、呼吸困难和烦躁不安,静脉注射地西泮10mg并使用文氏面罩高浓度吸氧(吸入氧浓度为50%),查血气PaO250mmHg,首要的抢救措施是()
机械通气
解析:重症胰腺炎并发ARDS,为维持机体氧合,及时使用机械通气并高PEEP治疗。
[单选题]女性,64岁,因上消化道大出血,出现低血压及少尿,24小时尿量400ml;心率106/分钟,血压85/50mmHg,CVP为2cmH2O。辅助检查:血尿素氮20mmol/L,肌酐287μmol/L,尿比重1.022,尿钠131mmol/L。考虑为急性肾衰竭,其肾衰竭的病因最可能是()
肾前性肾衰竭
解析:患者病史中有大出血、低血压及CVP等低血容量表现,尿比重增高,提示为肾低灌注所致,可与肾性少尿或衰竭相鉴别。其他选项在题干中未涉及,故选择A。
[单选题]男性,45岁,诊断为慢性肾衰竭,测尿比重固定在1.010左右,说明肾()
浓缩与稀释功能障碍
解析:慢性肾衰竭患者随着病情发展,终尿的渗透压接近血浆晶体渗透压,尿比重固定在1.008~1.012,即1.010左右,尿渗透压为266~300mmol/L。这种尿称等渗尿。等渗尿的出现说明肾浓缩和稀释功能均已丧失。
[单选题]青霉素过敏引起的休克为()
分布性
解析:1.上消化道大出血引起的休克为低血容量性。2.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引起的休克为心源性。3.青霉素过敏引起的休克为分布性。4.重症脓毒症引起的休克为分布性。5.急性心脏压塞引起的休克为梗阻性。
[单选题]低渗尿()
尿比重降低,最高只能达到1.020
解析:1.尿比重降低,最高只能达到1.020为低渗尿。2.尿比重固定在1.010左右为等渗尿。3.24小时尿量超过2500ml为多尿。4.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为少尿。5.24小时尿量少于100ml为无尿。
[单选题]无尿()
24h尿量少于100ml
解析:尿比重降低,最高只能达到1.020为低渗尿。尿比重固定在1.010左右为等渗尿。24小时尿量超过2500ml为多尿。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为少尿。24小时尿量少于100ml为无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