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缺铁性贫血
题目:贫血患者HGB50g/L,WBC4.8×109/L,PLT120×109/L,网织红细胞2%,红细胞平均体积76fl,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0.24,血清铁蛋白7.8μg/L,最可能的诊断是()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下列哪种疾病不会出现Auer小体()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解析:Auer小体是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一个具有诊断意义的形态学特征,其在急非淋的检出、分布情况及与疗效的关系有诊断性的临床意义。
[单选题]关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描述错误的是()
骨髓巨核细胞总数减少
解析:ITP是免疫介导的血小板过度破坏所致的出血性疾病(血小板寿命缩短),急性型ITP半数以上发生于儿童,80%以上发病前1~2周有上感史。临床占出血性疾病总数的30%。而骨髓代偿性增生,表现为巨核细胞总数正常或增加,巨核细胞成熟障碍,有血小板形成的巨核细胞显著减少。
[单选题]引起继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较常见的病因是()
药物及化学物质
[单选题]关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发病机制叙述正确的是()
CD55和CD59因子与发病关系最密切
解析:关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发病机制是GPI锚连膜蛋白获得性缺陷(B错误),红细胞对补体激活敏感度升高(A错误),CD55是衰变加速因子,在激活C3、C5转换酶水平起抑制作用,CD59因子是反应性溶血的膜抑制物,可阻止C9转变为膜攻击复合物。夜间发病是因为补体适宜pH为6.8~7.0(C错误),夜间酸性代谢产物增加,pH降低所致(E错误)。
[单选题]5岁幼儿,进食蚕豆后突感发热、恶心、呕吐、腹痛,皮肤黄染。检验:HGB60g/L,WBC8.8×109/L,PLT130×109/L,尿常规:隐血(+++),蛋白(+++)。G6PD活性4.4IU/gHb。最可能病因是()
G6PD缺乏
[单选题]男48岁,体检时发现脾肋下6cm,化验:血红蛋白164g/L,白细胞150×109/L,分类:中幼粒细胞0.06,晚幼粒细胞0.11,杆状核细胞0.23,分叶中性粒细胞0.31,嗜酸粒细胞0.07,嗜碱粒细胞0.05,淋巴细胞0.17,血小板552×109/L,NAP(-)